青冈栎 9 ~ 10 月份种子逐步开始成熟,入冬后种子即可完全成熟,种皮由青转褐色时即可采集。种子采集时可捡拾自然脱落的种子,也可以用竹竿轻打结实树枝使种子脱落。种子采集后用水选的方法,去除空粒、坏粒或不成熟的种子,水选后放在室内阴凉处晾干,避免暴晒造成种子脱水或种壳开裂。
青冈栎种子含水量高,且富含淀粉,失水过多会造成种子发芽力降低。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后,宜立即湿沙贮藏,贮藏地点可以在室内、地窖或露天埋藏,但注意通风,避免水分过多造成的霉变。
青冈栎的容器育苗,先准备营养土 [ 泥炭:珍珠岩:稻壳 ( 1.7:1:1) 或泥炭:锯屑: 稻壳 ( 1.7:1 :1)] ,将配好的营养土粉碎后过筛,装入直径 12cm 的容器钵。播种时每盆播 1 粒,也可催芽后播种,播种时先打洞 2 ~3 cm 再播种,播种后放在 60% 的遮阳网下,适度喷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到 9 月后可以去除遮阴网。
青冈栎幼苗施肥能明显提高苗木生长速度,佳施肥配比为 [N(99.5mg) +K2O(100mg) +P2O5(40mg)] / 株或 [N(0.626mg) +K2O(0.629mg) +P2O5(0.252mg)]/cm3 , 施缓释肥时肥料用量可以减半,也可以喷施叶面肥,将肥料稀释成 1% ~5% 的浓度喷施, 喷施时间一般为下午,每 15d 喷施一次,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在施肥的情况下,青冈栎幼苗年可长到 30cm , 地径 0.5~1cm 。
青冈栎 2 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越冬芽开始萌发,因此,造林季节要适当提前,从每年的 11 月底到翌年 2 月初为适宜,雨水节气之后造林的成活率明显降低。
由于青冈栎幼苗初期生长缓慢,顶芽优势不明显,适当密植不仅能抑制侧枝生长,减少与主干的竞争,同时也能降低幼苗灼伤死亡率,青冈栎纯林的造林初始密度一般控制在 70 ~ 100 株 /667m2(2m × 3m 或 3m × 3m) 。
造林方法一般多采用实生苗造林,造林前应进行修剪枝叶,减去 2/3 以上的枝叶和过长的根系,并剪掉离地面 30 cm 以下的侧枝。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随起苗随栽植,根部蘸泥浆或用 GGR 蘸根,深栽踏实,并烧水即可。第二种方法为直播造林,在土壤疏松的山地,每穴播 5 粒种子,覆土 3~5cm ,冬播时覆土适当厚些。青冈栎造林方式也可以采用截干造林,对于粗壮的苗木可以采取截干造林方式,截干部位离苗根部 10cm 为宜,截干造林苗木萌条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但幼弱苗木不可采用截干造林方式。
青冈栎幼林郁闭后林木出现分化时开始间伐,经营目的不同,间伐年龄和次数也不相同,间伐一般在造林 10 年以后进行,按照留优去劣、留稀去密的原则,同时去除弯曲木、病腐木等。对于培育大径材,一般间伐后的密度在 50 ~ 70 株 /667m2 。为培育大径材,青冈栎的主伐期一般为 25~30 年,采伐方式一般用皆伐或择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