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佛头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佛像雕刻艺术品,寺庙中供奉的石雕佛像,通常都是神佛菩萨的全身像,而石雕佛头属于单的一个器官雕刻,在生活中相对比较少见。古往今来,人们对石雕佛像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之情,甚至有些人会害怕畏惧石雕佛像的庄严殊胜。
规格较大的石雕佛头像,可以让人更清晰地看到石雕佛像的面部神态,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石雕佛像的慈悲庄严。因此,对于许多寺庙而言,如果想要让信众看到一尊规模较大的石雕佛头,就要雕刻出更高更大的佛像身躯,那么制作这样的石雕佛像全身像,所需要的制作成本是十分昂贵的。而如果只雕刻大型石雕佛头,并且在石雕佛头像供奉在寺庙广场上,势必会给人营造出一种高尚神秘的敬畏感;人们可以抬头凝望石雕佛头像,感受近距离的庄严殊胜。
俗话说石雕工艺品“三分料,七分工”说的就是料子固然重要,但是雕刻的细腻程度比料子更重要。在日常的人物脸部雕刻技艺中就十分讲究“三庭五眼”的标准。“三庭”是指将人的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分,即上、中、下三庭。从发际线到眉毛的距离为一等分,从眉毛到鼻尖的距离为第二等分;从鼻尖到下巴尖的距离为第三等分。“五眼”则是指脸宽,即从从左耳到右耳之间的距离共有五只眼睛的长度。两只眼睛本身为两个单位,两眼之间为一个单位,两眼外侧到耳朵各为一个眼长。 由此可见,观音石雕佛像的开脸艺术有着诸多的讲究和细节,但是总是围绕着“慈祥”的脸部标准,将观音石雕塑造成慈祥、优美、宁静、庄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