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指标
抗压强度( MPa ) 流动度 ( mm ) 膨胀率 ( % ) 可施工时间 ( min )
2h ≥ 20
1d ≥ 30 ≥ 270 ≥ 0.02 20
3d ≥ 40
28d ≥ 60
四、验收
验收以试验室检验为标准,检验项目应包括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检验方法按 GBJ119 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基础处理
将原混凝土凿毛,清扫基础表面 ,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施工前 24h ,将原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施工前应吸干积水。
六、超早强灌浆料的配制
1 、超早强灌浆料拌和时,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它水源时,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63 )的规定。
2 、超早强灌浆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 2 ~ 3min 。人工搅拌应在 5min 内完成。
3 、搅拌地点应靠近施工地点,距离不宜过长。 4 、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 20min 内将材料用完。
5 、冬季施工时,超早强灌浆料及拌和水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204 )的有关规定。
6 、现场使用时,严禁在超早强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
7 、使用完毕,应及时将施工机具冲洗干净,以免时间过长灌浆料凝结在施工机具上。
早强灌浆料是为裂缝灌浆而研制,以高强度环氧树脂和柔性聚氨酯为主剂,配以各种添加剂、活性助剂改性合成。对于微细裂缝(>0.05)、较宽裂缝(>1.0)、潮湿裂缝、微活动裂缝以及砂浆、混凝土、砖板空鼓缝隙等各种状况尽可进行灌浆处理。
早强灌浆料使用说明:
为双组分胶液,使用时按4:1配合比混合均匀后即可开始注入,一次配合量以不超过500g为宜,随配随用;使用时为了方便,树脂可按体积比配合,但因各组分比重不同,需在技术下调整配比;桶盖密闭,储存于阴凉处,半年以上无异常可继续使用。
早强灌浆料技术施工步骤:
1. 观察裂缝的宽度、长度、是否贯通、是否漏水、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
2. 基层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
3. 确定注:一般按20~750px距离设置设一个注,注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
4. 封闭裂缝:采用快干型封缝胶,沿裂缝表面涂刮,留出注;
5. 安设塑料底座:揭去注上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上;
6. 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7. 灌浆: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8. 注入完闭: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9. 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清理表面封逢胶。
早强灌浆料的使用特点:
·可以在-10℃以上环境温度施工
·灌浆固定: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钢结构柱脚底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桥梁伸缩缝、风电场机座预应力张拉锚栓、轨道道钉及各种结构件。
·灌浆加固:梁、柱截面及剪力墙增厚。
·灌浆填充:混凝土接缝、孔洞等灌浆填充、封堵。
·应急修及有低温要求的施工工程
·任何需要填充但施工受限制的地方
早强灌浆料施工注意事项:
(1)当灌浆距离≥1.5m时,采用高位灌浆漏斗法,且从设备底座或一侧开始灌浆。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灌浆,应采用跳仓法分段施工,且每段长度≤5m。
(2)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以避免夹杂空气滞留,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3)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3~6小时应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斜角,以防止自由端产生裂缝。不得将正在运转的机器的震动传给设备基础,在灌浆后应停机24~36小时,以免损未结硬的灌浆层。
·养护
(1)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帘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2)当温度-10℃时,采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袋或其他代用品覆盖养护;当温度低于-10℃时,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冬期施工规定》JGJ104的有关规定。如:暖棚法、综合蓄热法等。
(3)拆模时间、养护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以CGM-1为例)
50公斤/袋,储存在干燥、通风环境中,防水、防潮,保质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