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啤酒在中国一线城市接二连三涌现:熊猫精酿、拳击猫、京A、牛啤堂……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精酿啤酒。
至今,已有上亿资金涌入了精酿啤酒的研发中。近的一次融资发生在2017年5月,熊猫精酿完成了1.19 亿元人民币的A 轮融资。
国产啤酒市场却是另一番光景。自2014年7月开始,国内啤酒产销量持续下滑长达25个月。即使是一路高歌猛进入华的全球啤酒百威英博,中国市场销量也在2016年次负增长,同比下滑 1.2%。
与此同时,中品牌啤酒产量和进口啤酒量在2016年实现了20%的逆势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走到了市场变革的前夕。
“小而美”的精酿啤酒就是其中一员。但目前,精酿啤酒整体销量还不到中国啤酒市场的1%,而在美国发展了20多年的精酿啤酒已成为大众消费品,占据美国21.9%左右的啤酒销售额。这意味着,中国精酿啤酒正等待一场市场爆发。
而精酿啤酒或能成为国产啤酒销量下行环境中,一个新的风口。
何为精酿啤酒?
中国老百姓熟知的便是青岛、雪花等品牌,其中买的多的是3—5元的啤酒,这些啤酒叫做 “工业啤酒”。
精酿啤酒的历史早于工业啤酒。精酿啤酒起源于德国、比利时、英国这些欧洲国家。美国初是啤酒文化输入国,但随着美国农业、工业、商业的崛起,美国逐渐占据了啤酒文化的输出地位,目前更是全面影响了世界精酿潮流。
在中国,早的啤酒厂成立于1900年,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开的。1903年是青岛啤酒早出现的时间。之后,中国啤酒的产量实现了飞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啤酒产量从几十万吨增长到现在的几千万吨,以工业啤酒生产为主。
21世纪初,美国精酿和家酿的风潮兴起,许多外籍酿酒师入华。随之而来的是,2008年开始精酿酒吧在北京成立。精酿啤酒文化正式进入中国。
啤酒消费者的变化将是这个风口强有力的后盾。啤酒消费者以中青年为主。上一代的中青年在消费啤酒时保留着大口喝酒、边吃边喝的消费习惯,对啤酒口味也没有鉴赏力,但对价格敏感。因此以“制作工艺单一、口味单一固化”为特点、均价7元以下的传统工业啤酒,能够占据中国啤酒市场份额80%以上。
这样的市场状况一直维持到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低端产品销量占比从 2010年的 85.24%下降到 2015年的 77.85%。中国酒业协会指出,创新性不足是主流啤酒企业大弊端。他们多年来按照惯性思维发展:靠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严重,忽略了消费者的体验,而当对价格不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