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大全> 重庆公司> 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脱毒生姜简介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09年在包鸾镇花地堡村占地100余亩,投资800万元兴建标准化温网室,从事脱毒生姜、草莓、山药等生物农业的研发、培育及推广,该公司建有标准钢架连栋温网室10368平米,GP825型单栋钢架薄膜大棚17582平米,现代智能化育苗培植大棚807平方米,脱毒生姜育种基地(海南琼海脱毒苗生产基地、重庆永川脱毒生姜网室培育基地、乐山峨边、重庆丰都脱毒生姜三级繁育基地)共四个,是丰都县县级“”首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以山东莱芜农科院,安徽脱毒种署研究中心、重庆市特种植物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承担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生姜无病原种姜繁育基地建设与推广应用》,致力于脱毒生姜优良种苗育种、种植等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于2010年成功培育出“姜宇”脱毒生姜,填补了西部地区无规模化脱毒生姜繁育空白,成为国内脱毒生姜工厂化生产的生力军,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业内人事青睐,产品辐射重庆、四川、云南、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湖南等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越南、菲律宾等国,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公司采用“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脱菌种苗繁育推广模式,对脱毒生姜等生物工程技术产品进行了高产栽培研究,摸索出了脱毒生姜高产栽培新技术并大力推广(亩产7000斤以上,高可达10000斤),推动了生姜产业的快速发展。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各地发展很快。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50%。农业生产中对病毒病目前国际上都没有药剂可以防治,病毒侵染是生姜种性退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使姜的优良性状退化,生长势减弱,导致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据调查,生姜因病毒病危 害一般减产25%~45%,给姜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用脱毒姜生产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现简介如下。 1、脱毒技术与良种繁育  先将姜块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0~30min(分钟)消毒 ,再放在36~38℃的光照培养箱内培养,至芽长1~2cm时,切取茎段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解剖镜进行茎尖剥离,剥取茎尖大小为0.1~0.2mm,用MS培养基在培养室培养,每天光照12h,光强4000lx,温度26℃±2℃。在离体茎尖长成高3~5cm,具4~5叶时,从基部留0.5~1.0cm剪下,留下部分重新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培养。30~40天后,当根长2~3cm,苗高5~8cm时移入温室中炼苗并移栽。  脱毒姜种苗繁育包括从脱毒试管苗至各级代脱毒种的生产方法、步骤、条件及管理。脱毒姜种可划分为三代:一代脱毒种为原原种,即在网室条件下用试管苗生产的姜种;二代脱毒种为原种,即用姜原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姜种;三代脱毒种为生产种,即用脱毒姜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姜种。三代脱毒种可在生产中推广,有效期为3年,3年后需要更换一次。2 脱毒姜生物学特性变化2.1 形态特征  脱毒姜分枝数增加,据调查,脱毒姜原原种、原种及生产种分枝数分别为23.4,23.8,19.8个/株,而对照仅为16.3个/株。脱毒姜的营养生长健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叶面积指数提高。2.2 光合生产力  脱毒姜的光合速率未脱毒姜。如在9∶00时光合速率达第1高峰时,脱毒姜的光合 速率为12.4μmol.m-2.s-1,未脱毒姜仅9.7μmo l.m-2.s-1,前者较后者高27.8%。在中午光合作用达低谷时,脱毒姜比未脱毒姜仍高34.9%。2.3 抗病性  脱毒姜同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远远低于未脱毒姜,脱毒姜的始发病期较 对照滞后,且病情扩展慢。这主要是脱毒姜种性得到恢复,生长势强,抗病性增强之故。

详细资料
公司名称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陈双权
所在地重庆重庆
企业类型私营资企业
成立时间2004-09-15
注册资金100万人民币
主营行业榨菜
主营产品榨菜,酱菜等
主营地区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花地堡居委拦河坝
经营模式生产型
经营范围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农产品初加工、储藏、销售;不再分装的小袋包装种子、化肥的销售。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限制的取得许可或审批后方可经营
是否提供OEM
公司邮编408231
公司电话15213611888
公司产品

公司资料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人:

*手机号:

重庆相关公司

相关行业公司

相关公司

新增公司

移动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