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木,高3-10米,小枝无毛,具长圆形或圆形细小皮孔,棕褐色,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9片,纸质,卵状披针形。
土壤为酸性黄壤。辛氏黄檗原生于植被保存良好的天然阔叶林中,据调查该物种在地势低洼、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与杉木、吴茱萸等生长良好。
由于树皮可入药,人为破坏严重,80年代初江口坝溪一带尚可见胸径50厘米的大树,野外已很难见到自然生长的大树,仅见农户自野外采集种植于房前屋后的幼树,桐梓柏箐保护区罗锅坝有分布,数量极少。
在模式标本产地贵定云雾山进行实地调查表明,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仅发现5株,且属人工野外采集种植,其高度达15米,胸径17.5厘米,5株蓄积0.3387立方米,依此推算,辛氏黄檗仅存数量约345株,蓄积116.9立方米。
黄皮的叶、树皮、果肉等在中药上也有应用,黄皮叶苦、辛、性平,有解表散热、顺气化痰功能,主要用于流感、脑脊髓膜炎和疟疾等。
此外,味酸的通常称为酸黄皮。实生树结出的果,味多偏酸。据前人调查,福建有约6个品种,广东有8个品种,广西的品种尚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