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小苗产地:紫穗槐原产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栽培
(紫穗槐用途)紫穗槐系多年生优良绿肥,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湿和轻度盐碱土,又能固氮。叶量大且营养丰富,含大量粗蛋白、维生素等,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植物。紫穗槐是很好的饲料植物,叶量大且营养丰富,枝叶可直接利用也可调制成草粉。紫穗槐每500千克风干叶含蛋白质12.8千克、粗脂肪15.5千克、粗纤维5千克,可溶性无氮浸出物209千克。粗蛋白的含量为紫花苜蓿的125%。干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赖氨酸1.68%、蛋氨酸0.09%、苏氨酸1.03%、异亮氨酸1.11%、组氨酸0.55%、亮氨酸1.25%。
(紫穗槐移栽)春季育苗的植株高达1米左右时,当年冬季前或次年春移栽;秋季育苗的次年冬前移栽。起苗前在离地表15厘米处剪断(剪下的粗壮枝可做插条)。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并随起随栽。 紫穗槐造林密度应视造林目的和水土条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绿肥、饲料等,可密些;水土条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固沙护土为目的,可密到每亩1000余株。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促其萌孽,可在根颈以上10-15厘米处截去,这样枝条发得多长得快。
(紫穗槐形态特征)落叶灌木,丛生,高1-4米。小枝灰褐色,被疏毛,紫穗槐后变无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有小叶11-25片,基部有线形托叶;叶柄长1-2厘米;小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4厘米,宽0.6-2.0厘米,先端圆形,锐尖或微凹,有一短而弯曲的尖刺,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点。
(紫穗槐扦插繁育)若紫穗槐种子不足时,可采用插条繁殖,春、秋两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叶后选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条,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入泥土中并压实。注意使插条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须先浇水后扦插,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紫穗槐压根繁育)压根繁殖的立地条件与扦插繁殖相同,在春季选择较粗壮根进行压根育苗。紫穗槐根发芽力强,遇疏松湿润、富有腐殖质的土壤,便可生根发芽。因此,只要稍培土促其生根萌芽,即成苗木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