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盐城PP加纤阻燃供应商

  • 图片0
  • 图片1
1/2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溶剂法(又称浆液法或泥浆法、淤浆法)是早采用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但由于有脱灰和溶剂回收工序,流程长,较复杂等缺点,随着催化剂研究技术的进步,从八十年代起,溶剂法已趋于停滞状态,逐渐为液相本体法所取代。工艺特点:丙烯单体溶解在惰性液相溶剂中(如己烷中),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溶剂聚合,聚合物以固体输粒状态悬浮在溶剂中,采用釜式搅拌反应器;有脱灰和溶剂回收工序,流程长,较复杂,装置投资大,能耗高。但生产易控制,产品质量好;以离心过滤方法分离聚丙烯颗粒再经气流沸腾干燥和挤压造粒。

采用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是在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其他溶剂,将催化剂直接分散在液相丙烯中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聚合物从液相丙烯中不断析出,以细颗粒状悬浮在液相丙烯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合物颗粒在液相丙烯中的浓度增高。当丙烯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经闪蒸回收未聚合的丙烯单体,即得到粉料聚丙烯产品。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的聚丙烯工业生产方法。液相本体法工艺代表着八十年代国际上聚丙烯生产的新技术、新水平。
将PP(聚丙烯)与聚乙烯、工程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等共混,达到提升PP性能的改性方法。共混改性是在密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加工设备中完成,工艺过程易调控,生产周期短、耗资少,可改进PP的着色性、加工性、抗静电性、耐冲击性等多种性能。聚合物共混可以综合各组分的性能,弥补各组分性能上的不足,共混物综合性能明显提升,但共混改性PP的耐低温性、耐老化性仍然不甚理想。共混改性时,剪切力可能导致一部分大分子链被切断形成自由基并形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这些新的共聚物也可以有效的对PP起到增容作用。
PP改性技术使得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得到成倍的提升,的拓展了PP应用领域,提高了制品的性价比,推动了PP的工程化进程,也使得PP从通用塑料拓展应用于工程塑料领域,大大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近年,PP改性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新型技术应用于PP改性,PP综合性能提升明显、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PP(聚丙烯)的增强改性中应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此外还有碳纤维、有机纤维、硼纤维、晶须等。玻璃纤维增强PP中,用得较多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和中碱玻璃纤维,其中无碱玻璃纤维的用量大。玻纤的直径控制在6~15μm范围内,玻纤的长度在0.25~0.76mm,这样既能够制品性能,又能使玻纤分散良好。一般认为制品中的玻纤长度大于0.2 mm时才有改性效果。玻纤含量(质量分数)在10%~30%为佳,超过40%时性能下降。另外,添加有机硅烷类偶联剂能使玻纤和PP两者形成良好界面,提高复合体系的弯曲模量、硬度、负荷变形温度,特别是尺寸稳定性。
由于玻纤增强PP可以提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且玻纤增强PP的耐水蒸汽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蠕变性都很好,在许多场合可以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如风扇叶片、暖风机格栅、叶轮泵、灯罩、电炉和加热器外壳等等。聚丙烯在生产数量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性能上不断出新,使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变化,近年来或者通过在聚合反应时加以改进,或者在聚合后造粒时采取措施,有一些更具特性能的聚丙烯新的品种问世,如透明聚丙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等。

上海厚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盐城PP加纤阻燃供应商”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PP加纤阻燃供应商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通用/工程塑>通用塑料>盐城PP加纤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