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简介与收益模式
并网光伏电站可利用符合条件的闲置地面或厂房屋顶等闲置空间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方式按照当地电力公司设计方案实施。
并网光伏电站可分为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微型光伏系统等。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一般利用荒山、沼泽、滩涂、工业废弃用地等未利用土地,经国家相关单位批准建设的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可利用大型厂房或建筑物的屋顶可利用面积,来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微型光伏系统一般指单位或个人利用自己有限的闲置屋顶或其他可利用空间,建设微型(一般在50kW 以下)光伏离网或并网系统。
在环境效益上,光伏电站首年可节约煤炭约36.74 吨,相当于二氧化碳减排约96.25 吨,二氧化硫减排约2.2 吨,一氧化碳减排约0.83 吨,氮氧化物减排约1.32 吨,烟尘减排约0.4 吨。还可
产生一定的CDM 指标收入。
按照此收益计算,投资约35 万元,预计4 年左右可收回成本,电站寿命一般在25 年以上,维护方式简单,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可持续产生利润。
近几年,晶硅组件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晶硅电池片一直向越来越薄的方向发展,从而降低了电池片防止机械破坏的能力。
2011年,德国ISFH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根据电池片隐裂的形状,可分为5类:树状裂纹、综合型裂纹、斜裂纹、平行于主栅线、垂直于栅线和贯穿整个电池片的裂纹。
隐裂,对电池片功能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电池片功能影响的,是平行于主栅线的隐裂(第4类)。根据研究结果,50%的失效片来自于平行于主栅线的隐裂。45°倾斜裂纹(第3类)的效率损失是平行于主栅线损失的1/4。垂直于主栅线的裂纹(第5类)几乎不影响细栅线,因此造成电池片失效的面积几乎为零。
有研究结果显示,组件中某单个电池片的失效面积在8%以内时,对组件的功率影响不大,组件中2/3的斜条纹对组件的功率稳定没有影响。
电池片原因:电池片方块电阻的均匀性、减反射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等对PID性能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上述引起PID现象的三方面中,由在光伏系统中的组件边框与组件内部的电势差而引起的组件PID现象被行业所公认,但在组件和电池片两个方面组件产生PID现象的机理尚不明确,相应的进一步提升组件的抗PID性能的措施仍不清楚。
3电池片隐裂
光伏组件原因:高温、高湿的外界环境使得电池片和接地边框之间形成漏电流,封装材料、背板、玻璃和边框之间形成了漏电流通道。通过使用改变绝缘胶膜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是实现组件抗PID的方式,在使用不同EVA封装胶膜条件下,组件的抗PID性能会存在差异。另外,光伏组件中的玻璃主要为钙钠玻璃,玻璃对光伏组件的PID现象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