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王步瓷板画私下交易

2024-06-17 01:17:58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祖籍江西丰城,生于景德镇,自幼学绘青花,喜画极为工细的鸟食罐、小文房等。1919年应聘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深得古瓷画意构图之精髓。继之同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制青花仿古,大有心得,1926年吴氏病逝,王步始启自身创作之端,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雅致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

近些年来珠山八友作品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们具备更纯的文化品格。瓷板画的价值也不断在升温,继2011年5月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一幅《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画拍出920万元的后,保利集团在今春拍卖会上的“新月雅集——文人瓷绘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表现不俗,成交额近8400万元,除了刷新艺术家作品成交纪录的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王步粉彩东篱秋菊图象耳尊成交额也达到908.5万元。2017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推陈出新——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本场共有83件上拍,其中,王步所绘瓷板《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以900万元起拍,10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50万元成交。

王步(1898-1968年)原名王仁元,号竹溪,晚年瓷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人,系清代同宣年间景德镇青花艺人王寿春的儿子。王步其名,源于汉代桑钦着的《水经注》一书,其中“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则有城等等,今渭步。”而取。受其父亲影响,从小喜好画画。王步六岁时,父亲因劳成疾,沉病而逝,遂与母亲扶柩还乡。十三岁时,返回景德镇拜师叔许友生为师,学研青花。后入“陈记干顺”瓷坊务工。1919年春,邂逅广东瓷商吴霭生,进“合兴瓷庄”专事仿古青花瓷,1919年加入“瓷业研究社”相助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吴霭生资助王步去北京故宫朝夕研习历代官窑名品,受益匪浅,为日后师古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王步的水墨青花一反元明青花繁缛之风,黄慎、八大画作遗风,不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瓷商争购不让,而且南昌“丽泽轩”,九江“玉桮堂”也专利包销,影响甚广。

王步的大片分水(面积大的一尺余),从浓到淡一气呵成,料分五色,浑然一体,除“分水”之外,以线为骨,生平好用铁线描与折芦描,用笔圆润苍劲,其线条有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分水)。王步除辛勤劳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产之外,其正直、朴素、不依附权贵的品格也为人景仰。他在旧社会曾拒绝给封建官僚画题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贫穷失业。解放后辛勤劳动,为党为人民创作过无数的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几年,在探求艺术瓷创新的同时,还希望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能使用他的青花,还画了许多民间用瓷的渣胎碗装饰纹样。足见他的艺术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

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王步青花是景德镇陶瓷艺苑中一枝奇葩,其作品以笔意简练、博大精深和水色莹澈、的艺术特色而树一帜。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展示出青花绘画的新姿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青花艺术特色——淳雅、简洁、清雄,从而步近代,无人可步其后尘。

而王步的“愿闻吾过之斋”缘起不可考,大抵取自“子路闻过则喜”的意思。

“闻过则喜”并不容易。“愿闻吾过之斋”也确实体现了主人的雅量和情怀。

荀子说过,“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批评我批评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正确,他就是我的朋友;一味对我阿谀奉承者,正是要败坏我的人)”

标签:王步瓷板画私下交易台州王步瓷板画
联系方式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商家推荐产品

相关推荐

首页 >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 供应产品 > 台州王步瓷板画私下交易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2024 京ICP备2023012932号-1

电脑版

进店

微信

电话

  •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