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洗衣房的主要工作是对患者、工作人员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衣物床单等进行洗涤消毒,具有避免院内感染的重要作用。标准预防在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中的应用,目的是避免院内感染,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洗衣房负责回收医院中全部的衣服巾单,并做好洗涤消毒以及回送工作。由于患者使用的病服、床单等会受到血液粪便等污染,导致携带病原菌,如果工作流程中没有遵循感染管理制度和个人防护制度,会引发院内感染的出现。调查发现,引入标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标准预防原则是:患者血液、分泌物都有传染性,需要严格隔离;不论外表有没有血迹或接触皮肤黏膜,只要进行接触就要运用防护措施;遵循先洗涤后消毒的原则,手术室织物单洗涤。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部卫生,戴手套,要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还要穿隔离衣服,对受到污染的医疗仪器做好处理,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做好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共识》在建筑布局感染管理中2.2.2的其他感染管理要求说明中提到如有条件,可在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别配备有加热功能的洗涤、烘干设备,对工作人员、患者衣物进行清洁消毒。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患者、工作人员和医疗业务重复使用的布类物品回收、洗涤消毒、整烫、修补 及储存等工作。患者使用后的织物常被其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若回收、 洗涤消毒和发放不严格按规范化操作,会成为医源性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隐患 。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共识》在建筑布局感染管理中2.2.2的其他感染管理要求说明中提到如有条件,可在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别配备有加热功能的洗涤、烘干设备,对工作人员、患者衣物进行清洁消毒。
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中,也明确要求了:
清洁用具的消毒与管理
使用可复用清洁用具时,应按要求做好清洁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干燥等工作,以确保后续环境清洁消毒效果。
织物管理
工作人员穿在防护服内的工作服或刷手衣,在按照规范流程脱摘PPE 后,可更换放置于织物袋中,送往托管医院或第三方洗涤服务机构进行热力清洗消毒,也可以自行洗涤。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服或刷手衣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作为感染性织物处置。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枕套等织物,应一人一换,按照《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中感染性织物的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患者使用的棉絮、床垫等不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织物,如无患者血液、体液等可见污染,同类患者可重复使用。如上述织物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应作为医疗废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