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畜禽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的四大弊端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滥用抗生素的四大弊端
  自20世纪40年代末发现抗生素对畜禽有促生长作用以来,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亚治疗量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作为抗菌促生长剂,抗生素为饲料业与饲养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弊端日渐显著。
  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格局,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畜禽疾病,增进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抗生素添加剂可获得5-8倍的赢利。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但是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抗生素的弊端:
  (1)药物残留:抗生素随饲料在动物消化道发挥作用后,进入动物的血液循环,经肾脏的过滤大多数随尿液排出体外,但仍然有一些残留在动物体内。大多数的抗生素都会在畜禽产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带来产品出口等问题,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
  (2)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因子,结果使抗生素的治疗作用减弱甚至失效;
  (3)引起动物发病或死亡: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动物出现维生素缺乏、能力下降、消化障碍以及继发性感染等症状,造成动物发病或死亡。如“伪膜肠炎”(又称“抗生素肠炎”)的发生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直接关系。
  (4)其他不良作用: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畜禽机体产生依赖性,限制了体内细胞机能的发挥,导致功能下降,抵抗疾病能力降低。使用抗生素还有可能使动物和人产生基因突变、畸形、致癌等作用。抗生素大量排出动物体外,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环境等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畜产品遭遇的出口受阻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残留。不仅是出口,国内消费也同样需要绿色安全的畜产品。
  2002年,农业部发布第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禁止氯霉素等29种兽药用于食品和动物。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7号公告:养殖生产用药环节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控。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05号公告《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目前,都很重视这一问题,美国近几年几乎冻结了对所有新型抗生素的审批,欧共体已于1999年全面禁止抗生素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因此开发研制新的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产品便成了必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出了许多可行的措施:微生态制剂,中草药,酶制剂等等。其中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被认为是替代抗生素的有前途的产品。

山东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畜禽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的四大弊端”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抗生素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农业肥料>生物肥料>畜禽养殖中滥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