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
盘古传说早出现于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 又有《五运历年记》记载其化生万物。 《中国哲学史》教材引用了这两段史料。对于盘古传说反映了中国远古传说的真实情况,教材论证说:"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虽不见于先秦文献,但正如吕思勉所说:'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由此推断,由于远古时期没有文字,加之我们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传统,因此,这一神话传说,形诸文字虽晚,但其内容的发生应在很早的远古时期,是千来先民口耳相传的结果。" 《鉴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盘古神话流传时间下限至东汉时代,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公元506年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的"南海中盘古国",其遗迹就在今广东省花都区境内狮岭炉山。
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盘古的痕迹。 全国花都绘制"盘古地图",盘古遗迹遍布全国但广东多。
民族天地形成神话,的当数盘古神话。它除了汉文古籍有书面记载之外,南方不少民族也有流传。 盘古神话产生流传时间的下限,以往人们根据目前所知早记录者为三国时徐整而定在三国时代; 1989年,香港学者饶宗颐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当年第二期发表《盘古图考》(1)一文确认,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益州学堂周公礼殿壁画中就已经出现盘古神像,从而又把下限提前至东汉时代。 但是关于盘古神话的叙事,早还是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所撰的《三五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