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灌浆料施工方案
表面预处理
接触LD-007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混凝土接合面外边缘磨出25mm厚倒角边,以边缘处灌浆料与基础粘合面积,需粘合的金属表面还应无锈蚀(达到SSPC、SP6的光洁度要求)。
施工温度
环境温度包括混凝土基础及空气温度,为获得佳的工作状态,灌浆前将材料在15-25°C环境下放置,施工时及随后内环境温度控制15-32°C,20°C为适宜。夏季施 工避免中午高温,必要时应搭建遮阳棚;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在灌浆区域搭 建暖棚升温,施工环境温度大于15°C,施工宜选择中午。
混合
用手提式搅拌器(200-250rpm)充分混合A(树脂)、B(硬化剂)约3分钟;2、在低速大功率搅拌机(15-20rpm)中加入C(填料)使与之A、B混合物混合,充分搅拌至全部浸润即完成,约需5-10分钟;在气温较低时为了混合物的流淌性,可以适当减少C(填料)的用量。
环氧树脂灌浆料是不能用水做固化剂的,如果能够加水的环氧树脂灌浆料就是,这是炒作概念。根据长期的施工现场经验,发现环氧树脂如果混入水分会严重降低性能,并且施工中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干燥才能达到佳性能)
Egm-100环氧树脂灌浆料
Egm-100环氧树脂灌浆料包括A(树脂)、B(硬化剂)、C(填料)三组分,该产品采用树脂与精制填料,固含量,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溶剂等挥发性物质。常温下将每组材料中所含的三组分完全混合后即可使用,无需另外添加成分。
一、产品特点
1、高强、早强:可提供大大优于水泥基材料的抗压、粘结等力学性能,更高的早期强度。
2、低放热峰值:可提供长达120分钟(25℃)的操作时间,适合大体积灌浆使用.
3、无收缩:确保灌浆层较终成型后与承载面完全接触,设备安装的高度。
4、的抗蠕变性能:环氧灌浆料可长期在-50℃至+80℃冻融交替、振动受压的恶劣物理工况下长期使用而无塑性变形,设备定位长期准确。
5、的韧性:环氧灌浆料可以化解由动设备传递来的任何可能使水泥基灌浆层爆裂的动荷载。
6、耐腐蚀性:可以承受酸、碱、盐、油脂等化学品长期接触腐蚀。
二、应用范围
1、压缩机、泵、冲压机、粉碎机、球磨机等高震动性设备的二次灌浆安装。
2、易受化学侵蚀的设备基础区域灌浆。
3、轨道基础、桥梁支撑座等受强压力区域灌浆。
4、锚栓、钢筋种植及建筑结构混凝土补强加固。
5、混凝土、石头、钢、木板等面作为自流平砂浆使用。
6、铁、铁系杆、拉杆的钢性连接。
三、性能指标
产品物理性能指标范围(A+B):C≈1:4(符合ASTM标准)
物理性能
标准
1天
3天
7天
较终
抗压强度
GB/T17671-1999
﹥50MPa
﹥65MPa
﹥95MPa
﹥100MPa
抗折强度
GB/T17671-1999
﹥10MPa
﹥15MPa
﹥20MPa
﹥25MPa
抗拔强度
GB/T50081-2002
﹥8MPa
﹥12MPa
﹥15MPa
﹥17MPa
受压弹膜
GB/T50081-2002
/
/
﹥18000MPa
﹥18500MPa
线性收缩率
HG/T2625-94
/
/
﹤0.012%
﹤0.012%
受压蠕变
GBJ82-85
<1.0*10-3mm/mm(180天)
热膨胀系数
GBJ119-88
﹤40*10-6mm/mm/℃(成型28天,0-60℃范围测试)
注:
1、预热、成型及养护在23±2℃、相对湿度50±5%实验条件下进行,其它条件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2、较终数据在23±2℃成型及养护7天后,再在60℃下加速养护6小时后测得。
四、施工流程
1、准备
接触Egm-100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
混凝土接合面外边缘磨出<25mm>厚倒角边,以边缘处灌浆料与基础粘合面积;需粘和的金属表面应无锈蚀(达到SSPC-SP6的光洁度要求)。
2、制模
模板须坚实、搭接牢固,其内侧涂抹油脂、蜡或粘贴PVC胶带以便于脱模;为便于倾倒及安装灌浆漏斗,灌浆侧模板与设备基座间留出至少<100mm>左右距离,且高出设备底板<100mm>以上。在模板内侧灌浆水平高度上钉上<25mm>厚45度斜角木线条,以避免浇筑体边缘应力集中。
产品简介
本品采用饱和基环氧树脂、固化剂、多种改型助剂与硬质填料精制而成。具有高强早强、流动性好、韧性优良、耐腐蚀等特点。
产品特点
1、高强早强:1天抗压强度≥50Mpa ,可提供大大优于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
2、低放热峰值:可提供长达60分钟(25℃时)的操作时间,适合大体积灌浆使用。
3、流动性:流动度≥300mm,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4、抗蠕变性能:可长期在-50℃至 80℃冻融交替、振动受压的恶劣物理工况下长期使用而无塑性变形,设备定位
5、韧性:可以化解由动设备传递来的任何可能使水泥基灌浆层的动荷载。
6、耐腐蚀性:可以承受酸、碱、盐、油脂等化学品长期接触腐蚀。
产品用途
1、适用于压缩机、泵、冲压机、粉碎机、球磨机等高振动性设备的二次灌浆安装以及易受化学侵蚀的设备基础区域灌浆。
2、适用于轨道基础、桥梁支撑座等受强压力区域灌浆以及铁、铁系杆、拉杆的钢性连接。
3、适用于混凝土、石头、钢、木板等基面作为自流平砂浆使用。
性能指标
28725.jpg
注: 1、预热、成型及养护在23±2℃、相对湿度50±5%实验条件下进行,其它条件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2数据在23±2℃成型及养护7天后,再在60℃下加速养护6小时后测得。
施工工艺
一、基层预处理:
接触灌浆料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面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
二、模板支设:
模板须安装牢固,搭接处须密封处理(建议使用901快速堵漏剂或YJS-400封缝胶),并在模板内侧涂抹油脂、蜡或粘贴pvc胶带,以便于脱模。
三、施工温度要求:
灌浆前将材料在15-25℃环境下放置;施工时及随后内环境温度控制5-32℃,20℃为适宜。夏季施工避免中午高温,必要时应搭建遮阳棚;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在灌浆区域搭建暖棚升温,施工环境温度大于5℃,施工宜选择中午。
四、材料配制:
1、按照A料:B料:C料=1:3:6的产品配合比检查产品包装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家规定的保质期内。
2、先将B料倒入配料用的桶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然后再将A料倒入桶中搅拌均匀。混合时间约5-10分钟,在气温较低时为了混合物的流淌性,可以适当减少C料的用量。
五、灌浆施工:
1、灌浆应从一侧灌向另一侧,灌浆过程中可挤压但勿震捣,以避免夹杂空气滞留其中,且灌浆工作连续尽快完成。 灌浆结束后,用铁锤敲击设备基板,如发出叮叮声表明灌浆层密实,如发出咚咚声表明灌浆层空鼓。
2、灌浆距离大于1.5m时,应使用高位漏斗法灌浆,利用重力压差原理灌浆。
3、单次灌浆厚度控制在25mm至350mm间,灌浆区域超过1.8m×1.8m时需于灌浆区域设置伸缩缝预留条;单次螺栓孔灌浆深度可达1500mm。
六、初凝、终凝与温度的关系:
23651.jpg
七、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搅匀方可使用。
3、严禁在潮湿基层使用本品,如基层潮湿须先做干燥处理,以免影响与基层的粘结力。
4、 使用时注意佩带必要防护用品并保持环境通风,接触皮肤后应及时洗净,如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情况须及时就医。
27401.jpg
包装储存
1、A料:标准包装规格为5±0.25公斤/桶,宜储存在5℃以上阴凉、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密封状态下,保质期为6个月,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2、B料:标准包装规格为15±0.5公斤/桶宜储存在5℃以上阴凉、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密封状态下,保质期为6个月,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3、C料:标准包装规格为30±0.5公斤/袋,宜储存在干燥、通风环境中,防水、防潮,未开封状态下保质期为6个月,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环氧灌浆
料灌浆应从一侧灌向另一侧;灌浆过程中可挤压但勿震捣,以避免夹杂空气滞留其中;灌浆距离大于1.5m时,应使用高位灌浆漏斗法,利用重力压差原理灌浆。灌浆工作连续尽快完成。单次灌浆层厚度控制在25mm至35mm间;单次螺栓孔灌浆深度小于1500mm;灌浆体积超过1.8m×1.8m×150mm时需用泡沫板于基础面粘置伸缩缝预留条,灌浆终凝后将其表面部分抠除,再采用环氧密封肢封闭制作性伸缩缝。
检查密实
:灌浆结束后,用铁锤敲击设备基板:如发出叮叮声则表明灌浆层密实,如发出咚咚声则表明灌浆层空鼓。
表面收光拆模
灌浆后及在环氧灌浆料初凝前,为达到美观效果,可将暴露的表面用灰刀收光;终凝后,即可拆模。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实验相关性能。
一、产品用途
● 工业及民用设施中筋混凝土或已开裂的建筑物表面、面板、承重柱、梁等外抹面修补加固。
● 混凝土蜂窝、孔洞等缺陷的修补。
● 其他已损坏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业民用建筑的修复。特别适用于桥梁的修复。
● 破损混凝土地面的修补。
二、产品特点
● 低温固化
可在5℃的低温下固化,可冬季施工。
● 高强早强
在粘结、抗压等力学性能具备早强高强的特点。
● 无收缩
确保修补层终成型后与承载面完全接触。
● 耐腐蚀性
同时它还可以承受酸、碱、盐、油脂等化学品长期接触腐蚀。
三、包装
重量比: A:B:C=4:1:20
四、施工工艺
1、准备
接触环氧砂浆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修补面清洁、干燥、无油脂;需粘和的金属表面无锈蚀(达到SSPC-SP6的光洁度要求)。
2、施工温度
环境温度包括地表及空气温度。为获得的工作状态,施工前将材料在10-25℃环境下放置;施工时及随后内环境温度控制5-30℃,20℃-25℃为适宜施工。冬季气温较低时,采取升温、保温措施,施工环境温度大于5℃。
3、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