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斜管填料pp沉淀池乙丙共聚斜板填料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浅池理论,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也就是说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3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高密度澄清池由两部分组成:反应区和澄清区。反应区由混合反应区及推流反应区组成,澄清区由入口、斜管沉淀区及浓缩区组成。

高密度澄清池具有以下特点:

1、絮凝反应是靠颗粒间不断碰撞形成矾花,矾花的强度取决于生长时间及生长空间,高密度沉淀池设有外部污泥循环系统把污泥从污泥浓缩区提升到反应池进水管,与原水混合。从而足够的碰撞几率,形成矾花,同时,安装于反应池导流筒内的提升搅拌机,将形成矾花的污水在导流筒内外反复循环提升(提升水量是进口水量的11倍),这样就了矾花的生长时间,同时由于导流筒内流速、导流筒出口过堰流速、导流筒外流速逐渐变大,速度的逐渐变大,满足了矾花成长的空间要求,使得形成的矾花大而强。

2、在絮凝反应区内形成的大而强的矾花继续进入推流反应区,推流反应区内的流速进一步放缓,使得矾花进一步成长。在澄清区的预沉淀段沉淀下来。

斜管沉淀净水法是在泥渣悬浮层上方按装倾角60度的斜管组建,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河南洋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斜板斜管填料pp沉淀池乙丙共聚斜板填料”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推荐信息

水处理材料>填料>斜板斜管填料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