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搓款浅绛彩真品款识图片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从同治到民国前期,有姓名可考的浅绛彩瓷画师已有550多名。在中国瓷画史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瓷器上传承了传统中国书画的源流,使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出新的青春,在借鉴很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按目前传世的实物资料,对浅绛彩瓷画师的构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着重从群体性构成,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时间分,以前期为主。综合理论界和收藏界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浅绛彩瓷画家群体,以甲午战争(1894)前后为界,以瓷画家作品旺盛期为依据,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前为浅绛彩瓷器前期,这是浅绛彩瓷器的兴起和兴盛时期,是中国书画入瓷以来,艺术水平高、书画家参与广、题材为丰富、出现多的时期,也是浅绛彩瓷器为辉煌。入宫入官为兴盛的时期。浅绛彩瓷器的兴起和盛行,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绘艺超群,作品瞩目的瓷画家群体。除了这一不断壮大的彩绘瓷群体外,早期一些官员、画家偶尔也加入浅绛彩瓷器的创作,也创作了不少。综合各方面意见和笔者多年的研究,早期的瓷画师约270多人,他们中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公认的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外,较为的还有70多人,他们是:程焕文、程松石、程言、程友石、顾海林、胡郁、任焕章、汪藩、汪章、王凤池、徐仰熙、俞子明、许品衡、敖少泉、汪照藜、竹菴(藜瑛、郑景贤)、张子英、蔡瑞、陈子常、程楷、程万年(程衡)、程玉庭(钟山)、方家珍、方少溪、方廷辉、方秀芝、高心田,古琴氏、胡大猷、胡凎、胡夔、胡崑、胡炎、黄铭光、黄士陵、黄小山、贾晋、贾醒卿、江栖梧、蒋龙华(蒋锡臣、蒋玉卿)、焦佩兰、雷洪章、李海欧、李金章、李明岚、李友梅、李蕴辉、李子乔、梁肯堂、林乐琴、罗炳荣、罗旸谷、梅峰樵、聂继良、石祉庭、唐基桐、万子铭、王方玉、王汉卿、王启明、王昭明、文轩氏、吴友阑、仙哉、徐仰照、许仕登。许瑶阶、余焕文、周友松、周子善、朱少泉、黄衍之、吴允徕等。

甲午战争以后,为浅绛彩瓷器的后期,是浅绛彩瓷器的蜕变时期,当时的作品大多属于广义上的浅绛彩瓷器,这一时期除了保留纯粹浅绛彩瓷器的精髓外,画工有分工合作的现象、画意略有匠气等特征。这一时期的瓷画师群约有280多位,他们中间较为代表性的较为瓷画家也有50多人,他们是汪友棠、徐善琴、喻春、何明谷、洪义顺、剑华、江朝宗、蒋润之、金绍斋、李鼎臣、刘芳谷、罗传元、罗仲林、马庆云、闵丹臣、潘植南、钱仙槎、沈焕文、孙朗泉、唐子桢、涂子清、汪野亭、谢鹤龄、许达生、杨紫卿、叶巽斋、张肇源、周达和、周筱松、宝文、戴裕成、高恒甡,王琦、何子林,雷光亨、雷桂泉、汪晓棠、毛子彝、汪佩璋、汪永泰、徐品馨、许逢生、杨素卿、胡森甫、黄乾生、黄汝铭、江寿堂、潘匋宇、吟浦、余鸿宾等.

从地域分,以徽州画家为主体。不同地域的画师共同筑就了浅绛瓷画艺术的辉煌。在浅绛彩瓷画师的籍贯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两个地区为集中。除江西本土人士之外,以古徽州人为多,成就也高。目前发现的550余人中,明确可考的徽州籍画师达50多人,富的“三大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都是安徽人。其中程门、金品卿是黟县人,王少维是泾县人。来自古徽州的画师,还有黟县的程言、程小松、汪藩、汪章、程焕文、吴友兰、汪友棠、何明谷、钱仙槎、孙朗泉、胡仲贞,休宁的有程友石、仙哉、歙县的蒋玉卿。胡夔、鲍小竺,婺源(今属江西)的俞子明、许品衡、少轩、余鸿宾、胡崑,绩溪的江炳文,太平仙源的焦佩兰、余子和,另外汪照藜、方家珍、戴裕成也是古徽州人,但详细籍贯不明。他们吸收了徽文化特别是“新安画派”的精髓,在瓷器上将“新安画派”文化发扬光大。在徽州籍画师群中,有父子,有师徒,更多的是土生土长的相亲。这个特殊的群体成为当时浅绛彩瓷器创作的中坚。相对于阵容强大的安徽籍画师,江西本土的画师队伍也蔚为大观,有籍贯南昌的罗旸谷、万子铭。熊松山、敖少泉,籍贯高安的陈子常,籍贯黎川的徐善琴,籍贯新建的藜瑛,籍贯景德镇的张青明,籍贯波阳古南的李金章、马庆云、余玉田。陈子明、徐子祥、安九氏等。除徽州籍和江西本土籍画师群外,当时还有全国各地的画师齐聚景德镇。如江苏江都的顾海林、浙江平湖的王绶章、四川的周筱松等,还有全国各地到景德镇供职的官员,他们共同把各个流派的绘画艺术带到瓷器之上,了浅绛彩瓷器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画派分,以新安画派为主体。浅绛彩瓷器师从其作品的流派看主要以新安画派为主体。明末清初,在安徽南部古徽州地区出现了一批画家,形成了一个画派,因古徽州在晋、唐间曾设新安郡,新安江为这里主要河流,遂称新安画派。他们主要学习古人,宗法倪瓒。他们逸笔草草,简洁淡远之画风,表现了静穆幽寂,冷峻超然之意境;题材大多以家乡的黄山、白岳作为描绘对象;他们也从民间版画艺术中吸收了概括性、装饰性的艺术特征,以笔代墨,以线条概括形象,创造出富于抽象的装饰意味;多以竭笔写山石,画作刚中带柔,枯而不燥,浑然天成。从某种情况上可以说,正是新安画派创立了浅绛彩瓷器。新安画派的画家程门——浅绛彩瓷三大名家,是浅绛彩瓷的集大成者,被视为浅绛彩绘的,诗书画皆精。他的山水画作品造诣很高,其山水取法于前辈新安四家作品,把早期新安画派的冷清气氛发展为清新淡雅,有时也追求色彩艳丽,但艳而不俗。其以前画瓷者多不取偏锋而仅以较细的勾勒手法作画,而程门则是大胆的用勾连带皴、带来更直接文人画的写意效果。用笔老辣纵横,构图开阔;除笔法外,在颜色的使用上也是传统的国画所不敢使用的。在当时的景德镇他的造诣无人可及,完全展示文人山水画中以笔墨取胜的功力。浅绛三大名家之一的金品卿也是新安画派画家,擅长浅绛山水及花鸟人物。山水除继承新安画派的精髓外亦吸收各家各派之技法。中后期浅绛彩名家之一的汪友棠(又名汪棣)也是新安派画家,曾师从程门,《黄山画人录》曾记:“汪棣字友棠,好读书,长于画,挟技游南北,人珍其画争礼之”。

之”。人物、山水、花鸟皆擅长,山水画的笔意设色颇像程门横笔点苔风格。这些新安画派中颇有造诣的画家到景德镇创作浅绛彩,他们不光自己画,还传授技艺给他人,把新安画派的艺术表现手法播撒到景德镇,再一次深深地影响了陶瓷绘画艺术,浅绛彩瓷器也受到晚清的“娄东画派”、“虞山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画派竞相留芳的局面。晚晴新安画派的浅绛彩瓷器画家以方面以黄山为背景特征,运用新安画派的技法创作浅绛彩,另一方面,他们还以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重要流派的作品为摹本,运用其技法及画意进行创作。从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到其模仿前朝画派的画风,如汪友棠曾仿宋代米芾的“米家山水笔法”,清代恽寿平“白云外史之画法”、清代华岩“新罗山人笔法”的绘画山水,其作品明显带有前朝画派的风格特征。

浅绛彩出现在道光晚期,同治到光绪时期达到了顶峰。浅绛彩到民国初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浅绛彩衰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是,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早年很多人都曾经画过浅绛彩,后期亦都转用新粉彩了,民国初期新粉彩逐渐代替了浅绛彩;内因是,浅绛彩瓷多为文人画师所绘,其文化气息浓郁,但对画师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要能诗善画,这就决定了其率不高,不利于其长足发展。浅绛彩瓷直接在瓷器上作画,不用玻璃白打底,这样更容易脱彩,不利于长期保存。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为粉彩所代替。

清光绪8年(1880年)、清同治12年(1862年)、清光绪9年(1883年) 程门、金品卿、王少维 浅绛彩绘画集锦帽筒 (三对)

尺寸:高28.5cm

估价:RMB 2,000,0

成交价:RMB 6,900,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在这一大批浅绛彩瓷、新粉彩瓷画家的影响和他们在瓷器艺术上高深造诣的熏陶下,不少有志于陶瓷绘画的外地人聚集于景德镇,致力于瓷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也许是因为这一些陶瓷艺术家们认为浅绛彩在艺术水准和社会需要上难有更进一步的潜力可挖,他们逐步放弃了浅绛彩,而是又一次选择了粉彩。过了不久,在掌握了已有粉彩的工艺技术后,他们便另辟蹊径,采用宋元以来的兼工带写的绘画技法,成功地了新粉彩画瓷法,还组成了新的画派。

金品卿,为晚清极为的绘瓷名家。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1908),供职景德镇御窑厂,他不仅擅长浅绛彩,而且还擅画粉彩,其作品受到西洋水彩画与晚清名画家任伯年的影响。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仙搓款浅绛彩真品款识图片”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推荐信息

陶瓷古玩>特殊陶瓷类古>仙搓款浅绛彩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