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齐国刀币一组

  • 图片0
  • 图片1
1/2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齐法化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齐法化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齐法化因铸行久、流通极广,齐境山东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故传世甚丰。旧时三字刀常被用来翻刻伪作它种刀币。齐法化"是战国后期齐国统一货币,可"合六面成规",即六枚"齐法化"刀币首尾依次衔接,能构成规则的大圆环,铸造工艺非常考究。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公元前378-324年)为同意币制而铸行的大型倒币。面文"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刀身通长18厘米左右,重约46-48克,因铸造粗疏而略有大小。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内凹,边廓隆起,身、柄接头处一线贯穿,无"断缘"现象。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铭一字(光背、二字者少),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数十种,以及符号记如↑、○、等。

齐刀中的“齐之法化”俗称“四字刀”,长约17厘米,宽2.8厘米,面文瘦劲有力,朴拙秀雅。背文接近刀首部有“≡”,下标“|”、“†”,再往下还有日、上、夻、甘、化及数字等。正面的文字解释也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齐”字为国号,“夻”字被解释为“法”,新的解释为“圜”。也有好多人认为应该解释为“太公”二字。称作“圜”的人说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做过圜法,所以应该读“圜”,称作“太公”的人说应该是纪念姜太公的,却不知道这种钱是田氏所造。当时,田常、田盘等霸据齐城,诛戮姜氏宗室,杀害有势力的官员,凶狠无比。同时发行新钱,控制市场、聚敛财富,所以称这种钱为“法化”,正如魏国称其钱为上金是一样的,所以它有可能解释为“圜”,却不能解释为“太公”。关于背文中的“三”,有人认为三是与下面的十字配合起来,读作“三十”,是纪值。其实,这是当时钱币的符号,“空首布”、“尖足布”都有这个符号。而这个“十”字确实是纪值的。齐国原用“布币”与“圜钱”,田氏作刀币,以一抵十,平衡食粮,控制物价,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办法,与刘禅铸“直百五铢”是同一手法。“法”字则是属于吉语一类,其意思为平,为值,可与釿通意。另外的字,或纪值,或纪地。齐刀身部粗壮,柄部细弱,俗称断缘。


春秋战国期间(约前7一4世纪)齐国安阳所铸刀币,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境。形制与"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雷同,属早期齐大刀。刀刃边廓平坦,背廓隆起,断缘,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线及星号。刀身通长约18厘米,重46克左右,大小稍有差异。除光背者,背文常见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余种。安阳刀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银古或黑漆古,品相诱人。

齐大刀向以精美著称,种类包括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系列铸币,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有“节墨之法化”“节墨法化”“安阳之法化”“齐之法化”“齐法化”“齐返邦长法化”“莒邦法化”7种。正面币文皆有“法化”二字,意为标准货币;旧释“去切”“去化”“大化”等,近有学者释其为“大刀”,可谓意简言赅。背面上部有三道贯通横纹,下有“T”形符号,铭文有一字或两字。从铸造工艺上看,齐大刀只有泥陶范和石范两种方式,旧说另有铜范母翻造子范铸币,此说恐怕靠不住。从铸造时期上看,有学者根据文献资料推定,“节墨之法化”与“安阳之法化”似为春秋末至战国早期齐灭莱国、莒国并入其地后所铸。“齐之法化”的铸期较早,大约在春秋中晚期;“齐法化”“齐返邦长法化”的铸造年代大致为战国中晚期,“齐”为国名或指都城临淄。


深圳市乾龙国际艺术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齐国刀币一组”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私下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古币/纸币>历代古钱>齐国刀币一组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