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鹰洋币历史背景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鹰洋币历史背景
鹰洋币历史背景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了墨西哥,并于1535年在美洲设立了包括墨西哥与美国南部总共450万平方公里的个总督辖区,称之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曾试图使用西班牙银币。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西班牙银币完全不能满足这个庞大的殖民地的需求。同时,为了便于把殖民地的贵金属运往宗主国,西班牙王室决定在殖民地设立造币厂。1535年,根据西班牙国王卡洛斯5世(Carlos V)的旨令,新西班牙总督区在征服者科尔特斯宅邸附近(现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西侧)建立了美洲家造币厂。由于当时主要铸造银币,因此,开采和提炼的银子越来越多,铸币业一度成为当时有活力的产业。
到16世纪中期,墨西哥的白银使用量已占全世界耗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大部份铸成银币,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发行,用作国际贸易支付,或运回宗主国。16世纪末,墨西哥境内已经有几十家造币厂。在不到3个世纪里,共铸造了20亿比索的金币与银币。造币工业巩固了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经济,为西班牙注入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536年,墨西哥铸造、发行的银币命名为“卡洛斯与胡安娜”,与西班牙银币完全同质同价,印记也相似,只是略厚一些,并在币面上打上“M”的标记。直到现在,还是墨西哥各种硬币的统一标记。当时,尽管造币工艺讲究,但是手段落后。这一标记是用鎯头手工打上去的。1569年,墨西哥城的造币厂搬到现今国家宫的北侧。到17世纪中叶为止,墨西哥造币厂一直铸造新西班牙总督区通用的银币。1675年,才由西班牙国王卡洛斯2世批准铸造面值为1、2、4、8盾的金币。18世纪初,欧洲发明了一次成型的造币机。西班牙波旁王朝费利佩5世决定把这种的造币技术引进到新西班牙总督区。墨西哥造币厂采用技术后,很快造出了8、4、2、1、0.5里亚尔的金币(当时西班牙与美洲殖民地通用的货币单位,约合1/4比塞塔)。由于图案上是大力神柱子框起来的新大陆与旧大陆,另一面是西班牙,因此,这套金币被称作“科卢姆纳里亚”(Columnaria),意为“圆柱币”。其质量、工艺、成色堪称,是世界上好的硬币,被接受为支付手段。墨西哥铸造的这些金币,是早的世界通货。
1732年,在过去的主教街启用新的造币厂大楼。这条街因此改名为“拉莫内达”(La Moneda, 意为“钱币街”),如今成为国立文化博物馆的一部分。18世纪到19世纪,墨西哥铸造的8里亚尔的银币大量流传到印度、日本,主要是中国市场等远东国家,以及北美英属殖民地,被选为美国银美元的本位货币。由于边缘压印花边,被称作“西班牙花边银元”。直到1857年,美国、加拿大(到1858年)的造币厂还一直采用墨西哥银币的印模铸币,波多黎各使用到1895年。现在,有些美国人,尤其是西部人,还常常习惯地沿用当年对墨西哥银币的俗称“比特”(即1里亚尔)。

广州文德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鹰洋币历史背景”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鹰洋币历史背景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古币/纸币>外国硬币>鹰洋币历史背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