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青海古玩古董鉴定在线视频鉴定估价评估

  • 图片0
1/1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保真古董古玩现场直接交易联系人:潘总 热线:()

隆冬时节,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手炉,这种高雅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场上炙手可热。

  手炉的历史演进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因其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故又名“捧炉”或“袖炉”;又因其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唐宋两代手炉已经十分普及,白居易曾在《岁除夜对酒》中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陆游也有诗云:“业力驱人举世忙,西林袖手一炉香。”

  手炉在明清为盛行,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期的银、铁、瓷材质被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尤其是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如明末的嘉兴名匠张鸣岐,他的作品人称“张炉”,其作品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尤其是纵然炉中炭火烧得再旺,却毫不烫手,其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备感舒适。另一位明末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人称“胡炉”或“胡铜”,时誉,为世人所珍重。手炉选材除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等,还有景泰蓝、玉质等。目前收藏的手炉大部分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寓意吉祥图案,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而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腰形、花篮形、瓜棱形、梅花形、海棠形等各种手炉外形,更展现了传统工艺造型的绚丽多彩。

  到了清代,手炉一跃成为御用品,汇集了全国匠人的智慧,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装饰内容多为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清宫珐琅手炉美在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开光,开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羊开泰、吉庆有余等;开光外饰以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民国时期的手炉,制炉多用铸炉体,辅以焊接工艺,偏重实用。这一时期的手炉制作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也开始单一化。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式取暖工具不断涌现,手炉逐步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收藏升温价值凸显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潮,手炉的收藏价值正逐步凸显,表现堪称惊艳。

  手炉家族中,较的当数明代和清代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书刊杂志和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奇异的造型、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拍卖市场上,手炉身价也与日俱增。据了解,目前成交价贵的手炉,是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成交的一只明末局部鎏金人物纹手炉(图1),估价80万至100万港元,后以303.2万港元成交。这只手炉炉盖上的亭台人物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云间胡文明制”刻款。

  除了胡文明的款识之外,在目前拍卖市场上,较受追捧的还有“张鸣岐制”、“潘祥丰制”、“王旭”等款识。如在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只落款“张鸣岐制”的小铜手炉,估价1.6万至2万元,终以3.85万元成交;而到了2015年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明晚期“张鸣岐铭”带环铜手炉(图2)则拍出103.5万元。2014年西泠印社秋拍中,一件“潘祥丰制”铜钱纹手炉(图3)以4.6万元成交。在2016年秋拍中,北京翰海呈现的一件清初王旭款手炉(图4)以4.37万元成交,颇为引人注目。

  此外,清宫铜手炉也备受关注,在2009年北京翰海15典拍卖中,一只“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铜錾龙纹手炉拍得135.52万元。除铜手炉外,颇有清宫特色的珐琅手炉也表现不俗,一件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荷塘莲纹海棠式手炉(图5),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中,拍出115万元。

  投资入手需谨慎

  随着投资者对手炉的日趋关注,赝品手炉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开始出现,特别是仿造名家制作的较为普遍,这需要藏者特别留意加以区分。

  一、看名款

  明清时期手炉的名款,主要是这几个名匠:“张鸣岐制”“潘凤祥制”“胡文明造”,其字款大多在炉底正中处,錾刻而成,字体是阴刻小篆体,真品字体,遒劲自然,圆滑洒脱,刻工显得游刃有余;而清末仿品字体刻板,粗糙、僵呆、浅浮、疲软。

  二、看材质

  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手炉,大多用的是材质纯净的水红铜和紫红铜;清末许多铜手炉虽仿造明清名炉,但由于材质限制,用料大多是黄铜和白铜,加之匠人的工艺水平较低,所以清代中晚期以后仿造的铜手炉,工艺粗糙,器型不规整,炉盖和炉身结合不紧凑,间隙较大。

  三、看包浆

  名家铜手炉由于材质是红铜和紫铜,所以几的使用后,其包浆颜色铮亮油光,泛紫红、红黄或漆黑色;但清末铜手炉,材质用的是黄铜和白铜,其包浆显得干涩,没有油亮感。

━━━━━━━━━━━━━━━━━━━━━━━━━━━━━━━━
中国华东地区古玩古董鉴定、展销交易平台!
藏品保真,拍卖及私下出手成交的的机构中心!就是聚艺!

主营业务:古董鉴定|古董拍卖|瓷器鉴定|瓷器拍卖|玉器鉴定|玉器拍卖|字画鉴定|字画拍卖|奇石鉴定|奇石拍卖|钱币鉴定|钱币拍卖|田黄鉴定|田黄拍卖|佛像鉴定|佛像拍卖|翡翠鉴定|翡翠拍卖|古董私下交易出售|

交易地点:广州,陕西、香港、新加坡、澳门、东京、纽约、华盛顿、迪拜、马来西亚、法国巴黎等
征集范围: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中泰国际广场A座19楼
保真古董现场直接交易联系人:潘总 热线: ()
━━━━━━━━━━━━━━━━━━━━━━━━━━━━━━━━━

广州聚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青海古玩古董鉴定在线视频鉴定估价评估”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在线视频鉴定估价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玉器/玉雕>玉摆件>青海古玩古董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