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讲,计量校准的目的也是为了统一测量和测量。在古代,特别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让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法律。实际上,通俗地说,仪器校准检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仪器的精度能够准确正常地运行,以产品的质量能够过硬。然后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仪器需要经过合格的第三方校准和测试后才能使用。另外,当很多公司想要做ISO,UL,3C等认证时,审核老师也会有这个要求,仪器需要经过校准才能通过审核。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它按某一置信概率给出真值可能落入的区间。它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它不是具体的真误差,它只是以参数形式定量表示了无法修正的那部分误差范围。它来源于偶然效应和系统效应的不完善修正,是用于表征合理赋予的被测量值的分散性参数。不确定度按其获得方法分为A、B两类评定分量。A类评定分量是通过观测列统计分析作出的不确定度评定,B类评定分量是依据经验或其他信息进行估计,并假定存在近似的“标准偏差”所表征的不确定度分量。
测量不确定度是有符号的参数,且始终为正值,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由人们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可以通过A,B两类评定方法定量确定;
测量误差为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只可得到其估计值。
三.影响因素的区别:
测量不确定度由人们经过分析和评定得到,因而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
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仪器检测和计量仪器校准实验室的性与公开性,主要依赖于其仪器校准过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仪器校准过程涉及到的硬件要素主要是人员水平与仪器设备的完好性。仪器设备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总会出现损坏,老化,磨耗,报废等情况。因此就会出现已有设备完好率不高,甚至使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不到。不能满足仪器校准工作的需要等现象甚至更为严重是造成仪器校准事故发生。因此。仪器检测和仪器校准实验室加强仪器设备完好率的管理。影响仪器设备完好率至少有以下工作。
计量检测校准目的:
1.确定指示误差及其是否在预期公差范围内;
2.获取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用测量仪器校正指示值;
3.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属性,或给标准物质的属性赋值。
4.实现可追溯性。
校准的基本要求如下:
1.如果在实验室进行环境条件校准,环境条件应符合验证规程/校准规范中的温度、湿度等要求。如果在现场进行校准,环境条件应以能够满足仪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
2.作为校准的标准仪器,仪器的误差极限应为被校准仪表误差极限的1/3~1/10。
5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强制检定仪器检定机构组织的高标准计量器具和医疗卫生用工作计量器具的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强制检定。
6具体要求
(1)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单位应当按照《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生产定量预包装产品的单位应当符合《定量预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3)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机构应当遵守《零售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