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坑底部有可能发生突涌、流砂、隆起的危险场合,深井点降低承压水位,有助于减除压力、基坑的安全性。深井点的缺点是:由于降水深度大、出水量大和水位降落曲线陡等原因,势必造成降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大,因此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要足够重视、慎重对待、定时观察,及时处理。
基坑降水常用的经验参数: 1、基坑宽度小于6米时可沿基坑长边方向布置单侧线性井点,大于6米则需两则布置或环状布置井点。单侧线性井点要布置在地下水流靠上游的方向上; 2、降水井运行一段时间后,地下水会形成稳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漏斗的坡度约为1:10,也就是说,当井点处地下水位下降1米并长时间稳定时,离井点约10米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都将受到影响,而且,距离井点越远降水幅度越小; 3、一般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高程以下0.5~1米,以保持基坑在开挖期间的干燥状态,同时也保障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4、井点间距一般可选择0.8米、1.2米或1.6米,视地下水位和基坑深度而定。在部位可以适当加密井点,以降水效果; 5、冲孔深度应比滤管低0.5米左右,回填井管时用粗砂一直填到滤管以上至少1米,在离地表至少0.5米的深度内用粘土进行封口。
基坑降水施工安全防护: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 2、严禁向基坑下抛掷任何物品,防止砸伤下方人员; 3、夜间施工现场周围设示警标志; 4、工程人员作业时穿戴安全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