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永乐甜白釉瓷器

  • 图片0
  • 图片1
1/2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尤其是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葱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永乐官窑白釉釉质纯净釉面光滑,无流釉现象,有细小棕眼,玻璃质光泽温润。民窑白釉瓷的胎色白净,瓷化程度较好,产品以高白釉为主,釉色洁白光亮,釉面细腻均匀,无闪青现象。



永乐甜白釉瓷在明代早中期比较流行,为享器物。民间时有仿造,但工艺甚差。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官家仿造比较成功,几可乱真,晚清民国仿品次之。

永乐甜白釉除了除了刻划花纹,也有刻划龙、凤和藏文纹饰的,还有常见的缠枝牡丹、缠枝莲花、折枝花、莲托八宝、花果等纹饰,刻划纹饰线 条流畅、自然,表现内敛,一般很难一眼看清。清代仿品纹饰自然流畅,但是一眼就能看清纹饰。现代仿品工艺粗糙,纹饰有仿明清两代的,也有现代创新的,刻划 线条也不流畅。

永乐甜白器是在枢府瓷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在炼胎上,增加高岭土的比例,并经过多层过滤淘炼,去除杂质,使胎体韧性加强,拉坯更薄,更细白,同时增加铝的成分,使烧制温度升高,多数永乐甜白器处于半脱胎状态。在釉的配比上,去除铁的成分,釉色莹润白中微微泛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
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亦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



如果用灯光甄别,永乐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永乐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而清代仿器,全身胎体薄厚均匀,所以灯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现代仿器由于淘炼粗糙,杂质颗粒较多,灯光之下,胎体不匀现象较为普遍。20倍显微镜下看气泡,永乐甜白器气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气泡大小疏朗分布;现代仿品气泡大小均等密布。

永乐甜白釉款识多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款识多出现在碗、盘、高足杯等器物上,多为暗刻款。字体外围以划花或印花做装饰,字体写法不太规整, 字迹也不太清晰,这和釉料在烧成后出现乳浊现象有关。清代仿品款识与明代基本相同,但是字体写法规整,字迹清晰可辨,这是明清两代甜白釉的一大区别。现代 仿品款识字体书法分刻和印两种,笔法呆板,部分器形。

永乐甜白釉瓷器,以碗、盆、高足杯、小型梅瓶、僧帽壶多见,双耳瓶、玉壶春瓶、荷叶盖罐、爵、扁壶以及波斯型执壶、盏托、盖豆、花浇、印台、圆筒型器座、鸡心扁壶、葫芦瓶、小盏、军持等器物也有生产。这些器型与永宣时期青花器物形制特征基本一致。
永乐甜白釉是古代白瓷的顶峰,与宣德炉齐名,“后世一直试图未果,索性就将其视为榜样”。有清一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烧造过白瓷,但是始终无法比肩前辈。

深圳富鼎艺术品展览销售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永乐甜白釉瓷器”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产品

瓷器

*详情

*联系

*手机

瓷器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深圳企业认证>深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永乐甜白釉瓷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