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一只小小宫盌买1.41亿元:成化官窑为何这么贵?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2013年10月8日,一件口径仅为14.5厘米的成化青花秋葵纹小碗在香港苏富比,以清雅迷人的艺术魅力折服所有在场的人,终以1.41亿港币成交。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宫盌弧壁圆滑,口沿微撇,隽秀蕴藉,犹如华葩半开,臻埏埴之巅。淡蓝宜漫抹,浓青善勒骨。外壁巧绘秋葵连枝,蜿蜒曲回,四美竞妍,柔瓣散舒,幽芳怒绽。嫩叶有芒掩映花间,新蕾无意伫媖娴。盌心团花框双圈,葵瓣旋卷而发。内壁环饰连枝秋葵,与外壁类同,然姿影稍异,更添意趣。盌沿里外、足上各缀弦线二道。通体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润泽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双圈楷款。英国肯里夫勋爵旧藏,于1947年在伦敦以150英镑购得,2013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1.41亿元港币成交。

这只小小的成化青花宫碗,在当时成了明代瓷器中的第二个天价记录,让人不可思议。那么,成化青花宫碗到底贵在哪里呢?

宫碗向来为博物馆梦寐屐藏之珍惜名品,明成化青花花果纹宫碗,可能为宫廷饮食器具,其模制、瓷质、触感,画工妙美柔和,花果纹样简约内敛,水准无出其右者。成窑瓷器无疑是中国瓷器之为珍惜品种。尽管成化一朝帝祚为宣德者二倍有余,然出土破片及残件数量却未及后者一半。同样,此比例亦反映于两朝传世品数量上。现存传世成化瓷,绝大部分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为先前旧藏。



明成化 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成化本朝瓷器特征循序渐成,由明代珠山御窑厂出土物可见其三个不同时期之微妙演变:阶段,风格仍承袭宣德;第二阶段,展现新态,转变过度;第三阶段—成熟期—1481至1487年,此时瓷器制作用料及绘制风格皆全然换新。惟值此七年,亦或更短时间内,宫碗品种应运而生。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窑绘饰简约秀雅,不矫造作,所用青料,由国产平等青与进口料配比,细练精纯,成色均匀如一,效果细腻柔和,大异于宣德青花之浓重青翠,厚堆铁斑,实属一绝。



明成化 青花缠枝”黄蜀葵“宫碗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为。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谈及瓜纹,使人联想到古人召平,其人,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此类瓜纹图案,多取「瓜瓞绵绵」谐音,寓意繁荣兴旺、子孙万代。

成化青花瓷纹饰纤细活泼,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

综上所述,成化青花宫碗之所以贵,就在于:制作精细,胎质如玉;画工精到,寓意吉祥;青花淡雅,巧到好处;关键一点,存世量少。等.....

天问(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一只小小宫盌买1.41亿元:成化官窑为何这么贵?”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青花秋葵碗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深圳资产评估>深圳艺术品资产评估>一只小小宫盌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