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水泥路面病害出现后,如不及时修补会很快发展成不可治愈的病害,而这些病害,尚无理想方案,基本都是等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挖补的方式,导致大量的宝贵材料浪费,同时,长时间的封道成本也越来越被重视。开发出针对这些表面病害能及时修补的材料和技术,对我国的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养护和减少材料浪费都是个的贡献。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从事道路养护的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案和材料。可实现超薄修补,有的抗压和粘接强度和的耐久性,对病害部位及时修补而无需长时间封闭交通。经过实践应用证明,是较为可靠且操作性很强的材料。 积极倡导和鼓励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传统公路养护技术、材料的再认识,促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效应,有着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养护时间
养护时间根据修补料的类型和施工环境而定,通常包括:
初期养护:修补料初凝后即开始进行,持续24小时至48小时,确保早期强度的形成。
中期养护:初期养护结束后继续进行,持续7天至14天,确保修补料达到设计强度。
长期养护:在特殊环境或高强度要求下,养护时间可延长至28天或更长,以确保修补料的性能
快速路面修补料的物理性能参数
密度:指修补料的单位体积质量,通常以kg/m³(千克每立方米)为单位。密度影响修补料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
流动性:指修补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通常通过流动度测试进行评价。良好的流动性有助于修补料的均匀涂抹和整平。
收缩率:指修补料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低收缩率有助于防止修补料产生裂缝。
快速路面修补料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修补料开裂:可能由于基面处理不当、修补料收缩率高或施工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大引起。解决方法包括优化基面处理、选择低收缩率修补料、调整施工环境等。
修补料脱落:可能由于基面粘结不牢、修补料粘结力不足或施工操作不当引起。解决方法包括提高基面处理质量、选择高粘结力修补料、优化施工操作等。
固化时间过长:可能由于修补料配比不当、搅拌不均匀或施工环境温度过低引起。解决方法包括严格按配比搅拌、确保搅拌均匀、在适宜温度下施工等。
表面不平整:可能由于涂抹不均匀、压实不充分或表面处理不当引起。解决方法包括加强施工培训、使用工具、严格按步骤操作等。
路面修补料一平米需要多少?
一般情况下当修补厚度为3mm时,每平方米应使用约5kg水泥路面修补材料。但有很多因素,比如水泥路面修补材料的质量不同,路面病害的程度和施工人员不同,用量也会不同,也就是说水泥路面修补材料不同于不同病害的路面,不同疾害、不同用量也不一致。
路面快速修补料的产品特性:
1、粘接牢固:修复后与路面粘接,形成一体,粘接强度可达2.8MP;可与各种病害部位粘接,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响,可实现3mm超薄修补,在伸缩、碾压、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脱落、不碎裂。
2、耐久性能:较快的早期性能体现和较高的早期强度,且后期不衰减,对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材料本身有很强的防水、耐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其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4倍以上,性能衰减不会早于原混凝土,不会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压强度。
3、抗压性能:修补料固化后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两小时的抗压强度可达22Mpa,后期强度不断上升,峰值抗压强度达80Mpa以上,对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补强和支撑作用,修补厚度3mm即可达到非特殊车辆荷载道路的抗压要求,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
4、快速通车:1-2小时通车无压痕,缓解交通压力;
5、色差小:新旧路面色差小,通车后基本无色差;
6、施工便捷:流动性好,无需收光。施工,人工成本低;
7、防水抗冻:产品透水率低,通过循环200次冻融实验;
8、绿色环保:产品,无害,无任何异味;
9、耐腐蚀:可抵抗融雪剂,盐蚀等酸碱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