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卡是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利用磁性载体记录字符与数字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磁卡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例如我们使用的银行卡,就是一种常见的磁条卡。
磁卡使用方便,造价便宜,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制作信用卡、银行卡、地铁卡、公交卡、门票卡、电话卡;电子游戏卡、车票、机票以及各种交通收费卡等。 今天在许多场合我们都会用到磁卡,如在食堂就餐,在商场购物,乘公共汽车,打电话,进入管制区域等等,不一而足。英语名称:magnetic card
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与各种读卡器配合作用。磁卡是利用磁性载体记录了一些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的卡片。
视
磁卡
磁卡
使用基材的不同,磁卡可分为PET卡、PVC卡和纸卡三种;
视磁层构造的不同,又可分为磁条卡和全涂磁卡两种。
磁条卡由塑料卡片和贴在其上的磁条组成,磁条上有三条存储信息的磁道。ISO明确规范了磁条卡的相关特性,说明如下:
l ISO7810规定磁条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和尺寸。通常磁条卡的尺寸为85.5 X 54 X 0.76(mm);
磁条上有3个磁道。磁道1、磁道2、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0-9)。磁道2大可记录40个字符,磁道3大可记录107个字符。
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也称之为颜料)。用树脂粘合剂严密地粘合在一起,并粘合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基片媒介上。
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通过粘合或热合与塑料或纸牢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磁卡。磁条中所包含的信息一般比长条码大。磁条内可分为三个立的磁道,称为TK1,TK2,TK3,TK1多可写79个字母或字符;TK2多可写40个字符;TK3多可写107个字符。由于磁卡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特性,因此它的发展得到了很多世界公司,特别各国部门几十年的鼎立支持,使得磁卡的应用非常普及,遍布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系统几十年的普遍推广使用使得磁卡的普及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磁条卡使用中会受到诸多外界磁场因素的干扰
磁卡
磁卡
☆ 磁条卡在钱包、皮夹中距离磁扣太近,甚至与磁扣发生接触。
☆ 与女士皮包、男士手包磁扣太近或接触。
☆ 与带磁封条的通讯录、笔记本接触。
☆ 与手机套上的磁扣、汽车钥匙等磁性物体接触。
☆ 与手机等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长时间放在一起。
☆ 与电视机、收录机等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距离过近。
☆ 在超市使用时,与超市中防盗用的消磁设备距离太近甚至接触。
☆ 多张磁条卡放在一起时,两张卡的磁条互相接触。
另外,磁条卡受压、被折、长时间磕碰、曝晒、高温,磁条划伤弄脏等也会使磁条卡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在刷卡器上刷卡交易的过程中,磁头的清洁、老化程度,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系统错误动作,收银员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磁条卡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