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国家质量检测黄金珠宝检测,南充正规黄金检测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很多骗子向老年人兜售假的银元宝、金条,无论是造型还是包浆甚至上面的文字都与真品相差甚远。如果有一定的文物鉴定知识,了解古代和近代的金条、银锭的形态,就不可能上当。对于出土文物来说,“铜变绿,银变黑,黄金永远不变色”。哪怕在地下埋了千年,只要是含金纯度较高的物品,都不会有任何锈蚀,某些情况下出土金饰可能带有一点暖红色调,但也只是表面的极薄一层,若隐若现。而铜的锈色不仅是绿,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会有各种颜色。常见的就有红、绿、蓝、紫、白、黑等色。如果某个金饰放了几年之后表面发黑,就有可能是假的。但是需要注意,铜镀金的饰品是不会发黑的,除非表面镀金层磨损了。对于古代的金条、民国的金条,上面的文字一定要符合该时代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民国或者民国之前的金条,其收藏交易价值要其所含黄金的价值。银锭也是如此。此外如果饰品上有宝石,通过对宝石的鉴定也可以侧面印证黄金的真假。很多近年来的金饰品上面会打印品牌标志、纯度,观察这些也能给我们一定的有用信息。一般足金饰品打印“24K”或“足金”,其他纯度的打印14K、18K等字样。925银饰品一般打印925,或925S。铂金一般是Pt950或Pt900.需要注意,如果出现了F字样,一般指的是Filled,即镀金或镀银。年代稍久的金银饰品,金匠自己手工打制的饰品,有时候不一定有纯度标记,但这并不说明它们是假的。

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
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一斤”,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那时候的一两也不是现在的一两,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其实是15.625克左右。金饼的铸造,一块刚好要差不多是一斤,即一金,才行。
韩信赐给漂母一千金,其实就是给了她一千块金饼。这里不能解释成给了人家一千斤铜,太丢人,拿不出手的。同样的,商鞅搞徙木立信,一开始规定的是“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也是给十块金饼,后来没人敢搬,就又说“能徙者予五十金”,价钱提高到了五十块金饼。这时候有人出来搬了,就真给了。
你要敢在城门边上瞎咋呼,说一金其实是15g铜,看商鞅不砸死你!
当然,有的地方,是把一镒黄金唤作“一金”的,这一镒是二十两,比“一斤”要多一丁点。铸造的时候,也是做成类似的形状。
东汉以后社会上就不大用金子了,所以我们看东汉以后的记录,如果赏赐的是金子,一般都会很明确地告诉你“赏金千两”,一定有单位。但“十万钱”里的“钱”,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了,这得益于的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再看“米贵,一斛万钱”,“首饰值七十万钱”。一钱,等于一文,就是一枚铜钱的意思。
一千文(钱)是一贯,或者说是一吊、一缗。元代之后,银子流行,相互之间当然可以兑换。一吊钱约等于一两银子,因此说,“郎吏冯球,家富,为妻买一玉钗,奇巧,直七十万钱”,这玉钗的价格七十万,乍一看令人吃惊,但其实也就700两银子。
一两黄金和一两白银兑换,有时候能换四五两,有时候能兑十多两,非要估算,大约是十两白银等于一两黄金。李自成想抓崇祯,悬赏封万户侯,首告者赏金千两,这后头就带着计量单位,如果不带计量单位,那就是银子,这个一会儿会说到。李自成的悬赏很明确是金子,不是银子,更不是铜钱,他再抠逼,为了抓皇帝,也不至于赏给人家一千两的铜片子。同样在清朝也是,如果说“一金”,不带单位,就是一两白银,如果带单位,说“一两黄金”,那就是黄金。如清代对部落的赏赐,“月赏金五十两,银二百两”,很明确一定不是铜。

明清时代,如果单说“金”,就是银子。这主要出现在文人笔记中,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金,意思是值多少两银子。如《清稗类钞》里,记录达官贵人舍得花钱,买鼻烟壶当时尚,“屑叶为末,杂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这里的数十金,是说数十两白银,而不是数十两黄金。更不可能是铜板了,几十个铜板买的,贵人们也不好意思馈赠当成重礼。

成都亨得利珠宝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国家质量检测黄金珠宝检测,南充正规黄金检测”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南充黄金检测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珠宝/收藏品>黄金>国家质量检测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