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修复中心为了解决南方的修复方面的空缺,为满足收藏家的需求,秉承保护国家文物的宗旨,联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修复、国内艺术修复舒丹老师,成立岭南地区家古文物修复工作室“弘粹古文物修复中心”。
尊重艺术品本身的规律就是说要根据艺术品的材质、体积等来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和保存环境。比如,有些艺术品的材质怕曝晒、高温,而有些艺术品的材质怕潮湿等等。只有符合艺术品本身的特性、尊重艺术品本身的规律的保护,才能够让艺术品更长久、更完整地保存下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的产生是与中国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早见于宋代张择瑞《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而这一行当的出现,很快就被老百姓接纳。锔瓷行当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六个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影响了中国多少代人的生活。
解放前后又提高了一步,材料有漆片,醇酸瓷漆,硝基瓷漆,丙希酸热固漆,前几年上海博物馆研发了仿釉树脂,把商品修复又提高了一步,全国以商品修复古瓷为职业的也就十人左右,所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只是所用材料的不同。
商品修复可上溯到清中期,宫里太监把破损的偷拿出宫,修好了卖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虫胶,糯米汤等等,渐渐的就有了这种行业。清末,古陶瓷修复技艺已在社会上初步形成,当时主要用虫胶、树胶和鱼胶作为黏合剂,也有采用锯钉的办法,走街串巷来修补民间一些残破瓷器。开埠后,这里更是古董商,古陶瓷极易破损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修复人才,饶鸿发算是这项技艺的鼻祖。
古董修复在收藏界,是一个冷门且吃香的行业,其中常遇到的就是古陶瓷修复。古陶瓷修复有三种: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
修复范围:陶器、瓷器、玉器、石器、木器,书画装裱修复、古籍修复、档案修复、纺织品、竹木、漆器、皮革、提供各类收藏品的修复。
对已经破碎的古玩,如何修复,谁来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近年来成为广大收藏家关注的焦点。多位国内和古玩修复共同组成了广州弘粹文化艺术品修复中心的古玩修复团队,旨在满足收藏家对各类古玩的修复需求。
如何鉴别古董花瓶:
如果是花瓶,拿到花瓶的时候,先应该去看落款,落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落款方式,也分了字体。
(1)要了解下有关皇帝的历史资料,瓶底很厚,因为古代官窑烧制出来的底都是很厚的。
(2)要看瓶器上的画,如果是真品,画都是栩栩如生的,没有生硬的感觉。颜色也是很鲜艳的。瓶上的花纹摸一摸,有光滑的感觉,瓶子看起来非常的饱满,瓶口很是圆滑和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