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由于各种玉石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以及对光的吸收、反射的程度不同,所表现的光泽也不同。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很柔和,不强不弱,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和田玉按产出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原生矿:山料;次生矿:山流水、子料、戈壁料。不同产地的产出环境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和田玉的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同种级别情况下,子玉质量佳、价值高,山流水次之。
和田玉另一特点是有璞玉,古人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凡璞藏玉,其外皮曰玉皮,取之为砚托之类,价值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1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常为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