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铸“江南省造”三种无纪年版别银元(俗称老江南)。1898 年~1905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币厂在八年时间里所生产的银币,增加了干支纪年(俗称新江南),这是我国在银币铸造上镌干支纪年系列早的省份。根据八年铸币统计,光绪三十一年铸币少,但亦生产了200多万枚银币,多的年份要数光绪二十七年,这一年里,共铸制了5000多万枚银币,由此,可以看出这家造币厂的生产能力非同一般。1911年(宣统三年),江南造币厂共铸壹元银币70.5万枚,贰角银币5.5万枚,壹角银币1万枚。现存世的有“江南省造宣统元宝”一钱四分四厘(贰角)和七分二厘(壹角)币两种。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故当十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元的明显特征需要鉴定交易古钱币等都可以联系我,我在江苏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