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香港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历程,而率先突破万万大关的则是2005年香港K富比秋拍的“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今天,就让我们来盘货一下在拍卖场上成交金额的康熙朝瓷器。
2006年11月28日,驰骋拍场的“”买家张宗宪珍爱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下简称“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51亿港元成交,成交价比估价横跨7000多万港元,创下其时珐琅彩拍卖的天下纪录,也是现在亚洲瓷器拍卖的次。价为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中以2.5266亿港元成交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相比1985年5月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苏富比拍出的110万港元而言,20余年间,价格翻了130余倍。
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黄地珐琅彩碗一对-----------成交价:RMB3,830,000---成交日期:2017-03-09
民国珐琅彩碗一对-------------成交价:RMB3,160,000---成交日期:2017-02-03
红地花卉纹珐琅彩碗-----------成交价:RMB2,880,000---成交日期:2016-03-16
蓝地儿描金松鹤延年珐琅彩碗---成交价:RMB4,570,000---成交日期:2017-02-04
清黄地珐琅彩碗一对-----------成交价:RMB3,410,000---成交日期:2017-03-06
清代珐琅彩器恒久深藏宫中,向为清帝秘藏,只受天子珍赏,每件均特殊设置木匣及逐一订名,与一样平常御制陈设瓷有别。现今存世的珐琅彩器大部分典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寥寥可数在市场上泛起的珐琅彩器则成为藏家求之不得之物。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自从元代景德镇烧制官窑瓷器以来,宫廷所有制瓷事宜,都由景德镇官窑立完成。然而至清朝康熙时期,为了便于研制珐琅彩瓷,康熙帝下令更改了宫中几的惯例,将珐琅彩瓷的烧胎与烧彩分两地进行。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珐琅彩瓷(20张)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年),当葡萄牙的隆隆炮声赶走了澳门海域的海盗,并将之占为己有之后,从此西方传教士便敲开了中国大门。康熙即位时全国天主教徒已达20万人,比明末增加了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