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苗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用啥药:发病初期用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用啥药: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喷5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严重影响产量。用啥药: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烟酰胺·环氟菌胺500倍液或4号灰霉300倍液等喷雾。
草莓苗根腐病 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根的中心柱呈红色。用啥药:草莓移栽前用大棚3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机会。
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用啥药: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500倍液喷施;已发病者拔除烧毁。蚜虫 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用啥药: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25%吡蚜·噻虫啉8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红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用啥药:花序初显时,可喷24%螺螨酯,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5%唑螨酯800-1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周禁用农药。
选择根系强大、叶柄粗短、成龄叶4-7片、新茎粗0.8cm以上,苗重20-40g,无病虫害、根白的壮苗。
(1)定植的时间:结合浙江的气候特点,一般定植时间在9月中下旬,定植越早成活率越低,但上市早,结果期拉长,可提高春节前的产量。因此,要尽可能抢低温阴天提早种植。(2)施基肥:大棚草莓生长期长,使用持效期长、养分全面的农家肥,如牛粪、猪粪、鸡粪等,或使用养分全面的油渣等饼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4000kg,复25-50kg。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不宜直接用秸秆还田,并且肥料要早施,充分翻耙混合。由于草莓所产干物质较少,有机肥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旺长,推迟开花、减少挂果量。
草莓栽植;宜阴天进行,如果晴天移栽,要搭棚遮阴。密度确定原则:双行栽植时,株距15厘米―20厘米,行距50厘米―100厘米。单行栽培株距15厘米―25厘米,行距50厘米―120厘米,栽植时,除整细土、施足基肥外,栽植的苗要地平面。同时浇透水和淡粪,成活率,使幼苗不脱肥,健壮生长。 精心管理 1、防旱防涝 定植后,要注意防旱防涝,经常浇水,如遇上秋雨多的年份,要注意排涝,清好大田排灌渠,保持良好通透条件,促使根系发展延伸。 合理追肥 每亩新植地,一次追尿素4千克、复合肥40千克―50千克, 旺长苗可少施一次肥。若出现抽生走茎(葡匐茎), 要及时除掉,以减少营养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