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药典执行标准的改变推高了东北淫羊藿行情
2020版药典执行之前,只有甘肃小叶淫羊藿含量达标,也可谓是淫羊藿中的一支秀,自新药典更改实施后,东北淫羊藿趁机而上,与甘肃货行情拉近
在新药典中,变化大的是对朝鲜淫羊藿总黄酮醇苷的检测要求,按干燥品计算,朝鲜淫羊藿不得少于0.50%,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均不得少于1.5%,可以看出,朝鲜淫羊藿较其它淫羊藿种类测定含量低。
也正是新药典降低了朝鲜淫羊藿检测标准,实施后,朝鲜淫羊藿人气聚集,拉升了东北淫羊藿的行情。
历史的淫羊藿后市如何?
目前淫羊藿行情再创历史新高,外围资金介入度会有所减弱,同时北朝何时来货也有不确定性,淫羊藿短期行情要看北朝开关和货源消化情况,长期看,只要淫羊藿家种不成功,就会继续。
淫羊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海拔650-3500米。属于多基源,多产区,价格混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品种。
就是这样一个杂乱的品种,并未受负面因素影响,行情却稳步上扬,从2011年-2020年,以甘肃产的淫羊藿为例,价格先后突破30元、40元、50元,直到2017年7月份,价格涨至75元,货突破80元大关,今年产新价格再次上扬,目前甘肃产区含杂草10%的在80元,无杂草货已达100元以上。
淫羊藿性状: 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8 cm
宽2-6 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蒸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9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5cm。叶片近革质。气微,味微苦。
鉴别:箭叶淫羊藿 上、下表皮细胞较小;下表皮气孔较密,具有多数非腺毛脱落形成的疣状突起,有时可见非腺毛。
柔毛淫羊藿性状: 一回三出复叶;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鉴别:柔毛淫羊藿 下表皮气孔较稀疏,具有多数细长的非腺毛。
朝鲜淫羊藿性状: 二回三出复叶;小叶较大,长4~10cm,宽3.5~7cm,先端长尖。叶片较薄。
鉴别:朝鲜淫羊藿下表皮气孔和非腺毛均易见
按市场流通情况来讲,药商习惯称淫羊藿为甘肃货;箭叶淫羊藿为四川货;朝鲜淫羊藿为东北货;柔毛货流通量不大,陕西有少量产出。由于这四种淫羊藿的生长环境不尽相同,其含量也是相差较多,价格也差距明显,目前甘肃含量0.8的在85元,东北货在55-58元,四川货29-30元,陕西货在57-59元。同时每个产区因各种因素有含量不达标的货源,价格自然相对要低。
淫羊藿产区现状
淫羊藿属于资源,农户受刺激提前采收,导致部分货源含量不够,(因为农户对其质量意识不强,品种谁采收了就是谁的)。待正常产新期的时候,货源产新也接近尾声。
农户的滥采滥挖,破坏性的连叶带根采收方式导致资源被破坏后恢复艰难,资源不得休养,呈逐年减少趋势。
产区农户采用淫羊藿根茎进行人工繁殖,资源性的破坏并未导致家种成功,试种者因含量问题无功而返,变家种仍在途中。
总结一句话:淫羊藿家种暂无成功,资源逐年减少。
高含量的淫羊藿,的淫羊藿走畅,这是必然的趋势,产区农户与商家应引起注意,如何把当地淫羊藿做出品质,从大格局出发,不要再提前采收、收购,要精细挑选杂草,做出当地真正代表性的淫羊藿。
综上所述:家种淫羊藿试种还未成功,无生产扩大基础,随着淫羊藿产量逐年递减,加之需求量逐步的扩增,淫羊藿后市行情依然向好。同时在药典质量标准下,高含量淫羊藿与低含量货源价格将继续拉开差距。
1、补苗 淫羊藿在翌春2-3月出苗后一定要及时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阴天进行补苗种植,这样才能基本苗数。 2、除草 ①淫羊藿在栽培中一定要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以畦面少有杂草为宜。 ②在生长旺季,可每10天除草1次,秋冬季可30天左右除草1次。 3、灌溉 ①淫羊藿比较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干旱会导致其生长出现停滞或死苗。 ②如果在夏季连续晴5-6天,就早晚进行人工浇水。 施肥 淫羊藿是多年生植物,移栽后每年要以不同方式进行追肥。 移栽后第1年,可以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情况可分别在展叶后和绿果期进行。 移栽第2年以后,除了需要叶面喷肥外,还应进行侧根追肥。 施追肥时间主要以秋季为主,即在植株枯萎,土壤结冻前进行,并以饼肥、过磷酸钙或腐熟的猪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