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纸业多采用草杆、木浆等作为造纸原料。造纸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制浆造纸生产一般有制浆、洗浆、漂白、造纸的工序组成。造纸属于高有机废水浓度、高悬浮物含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废水
一、纸废水的特点
为了有限地处理纸废水。对纸废水的水质有所了解。碱法造纸排出的废水主要有以下三种:
1、蒸煮木浆(或草浆)所生成的废液,又称黑液。
2、打浆机和精浆机排出的废水,称打浆废水。
3、纸机废水,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称为白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有以下几种:
1、悬浮物 包括可沉降悬浮物和不可沉降悬浮物,主要是纤维和纤维细料(即破碎的纤维碎片和杂细胞)
2、易生物降解有机物 包括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甲醇、乙酸、甲酸、糖类等。
3、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主要来源于纤维原料中所含的木质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
4、毒性物质 黑液中含有的松香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5、酸碱毒物 碱法制浆废水ph值为9~10;酸法制浆废水ph值为1.2~2.0.
6、色度 制浆废水中所含残余木质素是高度带色的。
二、工艺的选择
工艺方案的选择对于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费用发挥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设计规模、废水水质特性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优选出佳的总体工艺方案和实施方式。
在废水处理设施的总体工艺方案确定中,遵循以下原则:
1、所选工艺技术、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稳定,能出水水质达到工厂使用标准及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2、所选工艺应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面积和降低能耗。
3、所选工艺应易于操作、运行灵活且便于管理。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应能对工艺运行参数和操作进行适当调整。
4、所选工艺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提高操作管理水平。
5、所选工艺应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气味、噪声、气雾等)。
三、废水处理设备常用预处理方法
预处理工艺主要有:格栅、筛网、纤维回收系统、调节水量及水质、等工艺组成。可根据不同的造纸工业废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改善废水水质,使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达到佳。
1、格栅、筛网
由于造纸厂废水处理设备中常含有树皮、木屑、塑料、纸浆纤维屑等细小的悬浮物,如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厂在备料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往往含有树皮、木屑等,在造纸过程中的抄纸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水,白水中含有较高的纤维浓度。这些物质会对水泵等造成损害对主体处理工艺造成影响,特别是对生物处理中UASB、水解酸化等工艺的布水系统造成严重堵塞,因此在进入水泵及主体处理系统之前对其进行拦截,设置格栅拦截大悬浮物,设置筛网拦截细小悬浮物。格栅一般用在大水量的造纸废水处理中,由于废水水量大,且悬浮物颗粒种类较多,设置格栅能够有效拦截较大的悬浮物,处理能力高,不易堵塞,针对造纸废水的特点我公司在工程实践中一般设置粗细格栅,粗格栅栅缝间隙常采用10-15mm,细格栅栅缝间隙通常采用1-5mm.格栅机主要有回转式机械格栅机、网式转链格栅机、固定式格栅机、反切式旋转细格栅机等,我公司常用的主要有反切式旋转细格栅机、网式转链格栅机、固定式格栅机等。筛网通常应用在水量相对较小、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小悬浮物如纸浆等,同时还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漂浮物,对悬浮物及大颗粒物质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工程实践表明,筛网间隙一般为30~60目,安装形式采用固定式安装,安装角度为40~50°,安装角度不易过大,过大则造成过水负荷降低,使处理能力降低同时也增加了部分投资,过小则易造成筛网堵塞,加大了清渣难度,影响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