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国家标准于2011年12月5日批准发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由合成材料(包括聚氨酯)铺设的跑道面层。
2015年11月,安徽、河南、江苏、上海、深圳等多地学校相继发生“毒跑道”事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塑胶跑道原材料涉嫌为“三无”产品,甲苯和二甲苯超标139倍竟能通过正规的招投标程序进入校园,校园工程在招投标、原材料、施 工、验收等环节存在漏洞
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由教育部牵头组织,数十家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参与起草,历经两年多的修订,于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塑胶跑道施工在沥青或水泥基础上,基础做法与道路施工大致相同。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以塑胶面层厚度一致,弹性均匀,对基础的质量要求如下:
坡度:横向<1%(弯道8‰、直道5‰、半圆区5‰),纵向<1‰,跳高区<0.4%,表面应平坦光滑、排水畅通。
一般来讲,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体育场内
的田径场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36.5米(另外还有36米和37.898米两种),非标准跑道是指根据操场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适当地调整操场的半径和周长,常见的有周长为200米、300米等。
混合型塑胶跑道和复合型塑胶跑道性能介于全塑型与透气型之间,价格要略低于全塑型等塑胶跑道,但也比透气型高了不少,对基础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