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代,牡丹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其中,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
当时,洛阳是牡丹的栽培中心,洛阳人不但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据记载,洛阳的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称得上名贵非凡,“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和“牡丹之后”。
先说花色,牡丹花色变化丰富。按传统分类,有白、粉、红、紫、绿、蓝、黄、黑、紫红和复色色系,现代杂交产生的新品种更是缤纷多彩。此外,从早晨到晚上,从初开、盛开到谢花,牡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花色。奇特的品种是“二乔”和“岛锦”,同一株、同一花朵甚至同一花瓣上,可同时开放两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