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国的花千千万,但要论“艳冠群芳”者,非牡丹莫属。牡丹花色泽艳丽,品种繁多,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其中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
在中国,牡丹有着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因花大而香,牡丹又有“国色天香”“花中”的美誉,备受世人喜爱。
牡丹在唐朝时期迎来了发展高峰,盛行于长安和洛阳等地。唐玄宗令花师宋单父在骊山下大片栽植牡丹,经宋单父的精心培育,牡丹出现多种变异,色样各不同。
到了宋代,牡丹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其中,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
后是花姿,牡丹风姿绰约。牡丹花千娇百态,有的直上,有的侧开,有的下垂,有的花朵藏在叶丛中,形成“叶里藏花”的现象。牡丹花瓣不同的质感也是一绝,或平直舒展,或层叠高起,或褶皱多变,或卷曲结绣,千花千面。
人间四月,倾国,唯牡丹,一颜是国色,一味是天香。古往今来,风华绝代的牡丹跨越精神与物质,穿透时光与信仰,将美的一面展现给爱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