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单性异株,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紧密,长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长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内凹,长约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不等,长1-1.5毫米,边缘具睫毛;雄蕊3-5,花丝极短,长不到0.5毫米,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长0.7-1.5毫米,宽0.5-0.7毫米,外面2-4片远较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长圆形,外面无毛,边缘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无毛,径约0.5毫米,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
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
种子贮藏
分干藏和湿藏两种,干藏适合大量贮藏种子,湿藏适宜少量贮藏种子或催芽。干藏:将果实采收后晾干,装入透气良好的袋子内,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备用。湿藏:将阴干的种子按种沙1︰3比例混合后放入层积坑内或堆积于背风向阳地面,用草席或塑料布覆盖,防止失水。在层积坑内垂直预埋几束秸秆,用于通气。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覆沙成馒头状,来年春季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化学防治
萌芽前喷铲除剂:春季黄连木萌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树体及周围的禾本科植物;消灭越冬炭疽病病菌和越冬梳齿毛根蚜卵。
地面施药: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期、缀叶丛螟幼虫下树入土期间,进行地面施药防治;黄连木幼苗出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停后抓紧扒土,并根茎部位施药防治苗木立枯病。
树冠喷雾:黄连木种子小蜂在成虫羽化的初盛期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各喷1次农药防治;黄连木尺蛾、缀叶丛螟、刺蛾类在幼虫3龄前进行喷药防治幼虫;梳齿毛根蚜防治分别于5月上旬、6月中旬和9月中旬进行树体全面喷雾。炭疽病防治在发病前期喷杀菌剂防治。
烟剂防治:对于黄连木生长集中、郁闭度较大、或者缺水的山区,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羽化期可施放杀虫烟剂,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种子熏蒸:种子采集后,在种子库内用磷化铝、溴甲烷、氯化苦熏蒸处理,杀死种子小蜂。
苗圃地土壤消毒防治立枯病:苗床用土和容器苗用土,都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
蜜源饲料
黄连木花期3月~4月,花粉量多、含蜜量大,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种子经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蛋白质和大量粗纤维是优良的动物饲料。
木材价值
黄连木的木材是环孔材,边材宽,灰黄色,心材黄褐色,材质坚重,纹理致密,结构匀细,不易开裂,气干容重0.713g/m3,能耐腐,钉着力强,是建筑、家具、车辆、农具、雕刻、居室装饰的用材。
生长习性
黄连木的树干挺直,根系发达,它具有强大的主根和侧根,生长适应能力强,适合在中性、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黄连木喜欢温暖的环境,耐干旱,抗逆性强。
分布区域
黄连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华中与华东的广大地区以及西北部分地区,以海拔400-700米的地区居多。
移栽方法
黄连木绿化移栽或造林移栽均可,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苗木,要注意查看苗木状况,选用健康、生长旺盛的苗子。提前挖树穴,在底部施肥,垫土,然后栽植黄连木树苗,浇定根水。
日常管理
黄连木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大,要把它种植在向阳处。生长期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黄连木在幼苗期要多施氮肥,速生气兼顾各种营养元素,硬化期多施钾肥,停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