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培育好草莓苗是关键时刻,在防治炭疽病上要雨前雨后喷药防冶,切不可轻心,但同时要注意蛴螬的危害,进入七月下旬是蛴螬开始危害的暴发阶段,所有草莓苗都要立即灌拫防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每亩使用40.7%毒死啤150-200毫开兑水泼浇,兑1500倍水,使药液能流入到草莓苗拫部即可,残效期可达五十天。
草莓苗的种植
1、土壤消毒。采用太阳热消毒的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将基肥中的农家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地膜或旧棚膜。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建议棚室土壤消毒在覆盖地膜或旧棚膜的同时扣棚膜,密封棚室。土壤太阳热消毒在7、8月份进行,时间至少为40天。
2、定植时期。假植苗在顶花芽分化后定植,通常是在9月上旬定植。
3、栽植方式。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30-40厘米,上宽50-60厘米,下宽70-80厘米,垄沟宽20厘米。株距15-18厘米,小行距25-35厘米。棚室栽培每亩定植7000-9000株,露地栽培每亩定植8000-10000株。
后期管理一、湿度
移苗后,幼苗所生长的环境需要保持高湿度,湿度应在85
%~95
%,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减小叶片蒸腾速率,减轻根系吸水的负担。可在苗床上搭小拱棚,以有效保湿。但高湿度的同时易滋生病害,为减少病害的发生,每4~5
h通风换气5 min,并且逐天逐渐加大通风透气时间。约7 d后可撤去用于保湿的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
移植后的环境温度应稍移植前幼苗生长的环境温度。白天可控制在23~26 ℃,夜间不低于13~18 ℃。为减小叶片蒸腾速率,移植后需进行遮光管理。移植后的前2 d需遮光70 %,之后逐渐见光,直至不遮光,此过程约需10~14 d。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适中,有利于滋生多种病菌。为防止病害的发生,除加强通风换气降湿外,还应结合药物防治与。可在移苗后第4 d喷施750倍液的普力克,此后每隔4 d喷施1次。可结合喷药进行补水,喷药补水后加大通风透气时间。1周后,结合补水进行施肥。可喷施高磷复,浓度为0.2 %,以促进根系与植株的全面生长。10 d后可确定移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