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广泛,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资源调查的黄连木的分布北界县市由西到东为:云南潞西、泸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肃天水-陕西富县-山西阳城-河北完县-北京,这一地理分布界限与中国境内1月均温-8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广泛分布于此线以南的地区。以北、以西地区较为少见。
播种育苗
1、播种时期
分秋冬播和春播。秋冬播掌握在土壤上冻前进行,播后浇封冻水。春播应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进行。
2、播种量
根据黄连木种子平均每千克约11000粒的特点,提出合理播种量为每公顷75~120kg,预期每公顷培育成苗30~45万株。纯度低、发芽率低的种子适当增加播种量。
3、播种方法
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cm,株距5~10cm,播种深度1~2cm,人工撒播或机械播种,播后覆土。冬播种子应在翌年春季去除较厚表土约1cm,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2次,无灌溉条件应于早春覆地膜保湿。春播种子,宜乘墒覆地膜(兼防鸟害)、草、松针均可。如播后墒情不好,先浇水后覆膜。
防治建议
1、营林措施
黄连木多生长在干旱、瘠薄的山区,生长势较弱,可通过土壤耕翻、修整树盘、清除石块、树盘覆草、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抗性。
2、植物检疫
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的飞迁能力有限,种子调拨是该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应把好产地检疫关,严格检疫种子,严禁带虫种实调运,防止该虫随种实调运,人为传播蔓延。
3、选择抗虫品种
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主要选择早熟大果直径在4.5mm以上的黄连木果实产卵,对果实小、果柄短的黄连木品种不选择产卵,可以把选育抗虫品种作为防治该虫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在同一地区,选择栽培同一品种的黄连木,也能够缩短其成虫产卵的适时间,减轻其危害程度。
4、黑光灯诱杀
黄连木尺蛾、刺蛾类、黄连木缀叶丛螟等害虫的成虫均具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可在夜间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5、人工捕杀
秋季结冻前和春季解冻后进行人工挖黄连木尺蛾蛹、缀叶丛螟虫茧或翻耕树冠下的土壤(深度5~10cm),消灭越冬虫茧;6月上旬到9月中旬人工除黄连木梳齿毛根蚜虫瘿;缀叶丛螟、刺蛾幼虫发生初期,经常巡视黄连木林地,随时摘除虫巢、虫叶,明显减轻其危害的程度。
蜜源饲料
黄连木花期3月~4月,花粉量多、含蜜量大,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种子经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蛋白质和大量粗纤维是优良的动物饲料。
木材价值
黄连木的木材是环孔材,边材宽,灰黄色,心材黄褐色,材质坚重,纹理致密,结构匀细,不易开裂,气干容重0.713g/m3,能耐腐,钉着力强,是建筑、家具、车辆、农具、雕刻、居室装饰的用材。
种植密度
黄连木在育苗的时候采用种子播种的方法,种植密度是每亩用种6-8斤。黄连木成龄苗适合作行道树或景观树,它的树形较大,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行道树的间距在3米以上。
园林用途
黄连木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呈红色,夏季叶色翠绿,入秋叶色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黄连木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
移栽方法
黄连木绿化移栽或造林移栽均可,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苗木,要注意查看苗木状况,选用健康、生长旺盛的苗子。提前挖树穴,在底部施肥,垫土,然后栽植黄连木树苗,浇定根水。
日常管理
黄连木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大,要把它种植在向阳处。生长期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黄连木在幼苗期要多施氮肥,速生气兼顾各种营养元素,硬化期多施钾肥,停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