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的繁殖以播种为主,优良品种用嫁接法繁殖。因其种子外被蜡质,播种前要进行去蜡处理,否则影响种子吸水、发芽。用草木灰温水浸种或用食用碱揉搓种子,再用温水清洗,可去除蜡质。春播宜在2至3月进行,条播,条距25厘米,每亩播种7公斤左右,播种后25至30天可发芽。幼苗高12至15厘米时须间苗,保留苗木株距8厘米左右,每亩留苗8000至10000株。
乌桕的雌雄花自花授粉,如果我们要提高传花授粉率,可以在乌桕开花时,将蜂群搬入林区放养,在我国的浙江、云南、贵州及四川的乌桕产区,流传着"林中蜜蜂少,果少粒也小","要想桕树果成堆,定要蜂群来回飞"的谚语。所以,我们在每一百亩的乌桕林中放入40-50箱蜜蜂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提高坐果率8%-10%,产量增加13%-17%;同时,可以获得大量的乌桕蜜,乌桕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
乌桕所产的皮油和梓油,都是工业所需所紧俏物质。而乌桕在全国,只有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西和安徽等省分布较多。贵州又以铜仁地区属第二,仅次于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历年的平均产量:五十年代均一千零五十一万斤,六十年代均七百二十万斤,七十年代均五百一十七万斤;l 98 1年到1 985年的四年中,年均产量六百零二万斤。铜仁地区乌桕籽的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