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产中国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区,世界各地有栽培。东北自辽宁起经中部至西南部的云南,以华中、华东较为常见,主要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南也是栾树生产基地之一。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栾树果实于9~10月成熟。选生长良好,干形通直,树冠开阔,果实饱满,处于壮龄期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在果实显红褐色或橘黄色而蒴果尚未开裂时及时采集,不然将自行脱落。但也不宜采得过早,否则种子发芽率低。
果实采集后去掉果皮、果梗,应及时晾晒或摊开阴干,待蒴果开裂后,敲打脱粒,用筛选法净种。种子黑色,圆球形,径约0.6cm,出种率约20%,千粒重150g左右,发芽率60%~80%。
在晚秋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挖坑。坑宽1~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冻层之下,大约1m,坑长视种子数量而定。坑底可铺1层石砾或粗沙,约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气。将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放入坑内,种子和沙体积比为1:3或1:5,或1层种子1层沙交错层积。每层厚度约为5cm左右。沙子湿度以用手能握成团、不出水、松手触之即散开为宜。装到离地面20cm左右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秸秆等,四周挖好排水沟。
扦插育苗
插条的采集:在秋季树木落叶后,结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径0.5~2cm的树干收集起来作为种条,或采集多年生栾树的当年萌蘖苗干、徒长枝作种条,边采集边打捆。整理好后立即用湿土或湿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备作插穗用。
插穗的剪取:取出掩埋的插条,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在靠近芽下剪切,下剪口斜剪。
插穗的冬藏:冬藏地点应选择不易积水的背荫处,沟深80cm左右,沟宽和长视插穗而定。在沟底铺一层深约2~3cm的湿沙,把插穗竖放在沙藏沟内。注意叶芽方向向上,单层摆放,再覆盖50~60cm厚的湿沙。
扦插:插壤以含腐殖质较丰富、土壤疏松、通气性、保水性好的壤质土为好,施腐熟有机肥。插壤秋季准备好,深耕细作,整平整细,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cm×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个芽。
插后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适当搭建荫棚并施氮肥、磷肥,进行适当灌溉并追肥,苗木硬化期时,控水控肥,促使木质化。
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发达,一年生苗高50~70cm。栾树属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种苗于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
施肥: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长根后,宜结合浇水勤施肥。在年生长旺期,应施以氮为主的性肥料,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次追肥量应少,每亩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后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防治方法:
(1)于若蚜初孵期开始喷洒蚜虱净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土蚜松乳油或吡虫啉类药剂。
(2)于初发期及时剪掉树干上虫害严重的萌生枝,消灭初发生尚未扩散的蚜虫。
(3)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
(4)幼树可于4月下旬,在根部埋施15%的涕灭威颗粒剂,树木干径每厘米用药1~2g,覆土后浇水;或浇乐果乳油,干径每厘米浇药水1.5kg左右。
1. 过冬虫卵多的树木,于早春树木发芽前,喷30倍的20号石油乳剂。4月初于若蚜初孵期开始喷洒蚜虱净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
2.于初发期及时剪掉树干上虫害严重的萌生枝,消灭初发生尚未扩散的蚜虫。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
栾树白粉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