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喜梅(红西梅苗)果面玫瑰红色,被果粉,果肉淡。肉质韧,汁液少,味极甜,有香气,纤维少而细,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高23%。离核,核小。平均单果重75g,成熟前遇雨无裂果或落果现象,丰产性强。成熟后在树上可挂果20天左右,果肉不变软;耐贮运,一般冷藏条件下,可贮藏90天,室内常温下可贮存2——3周。8月中下旬成熟。
灌水一般应在萌芽前 (3月中下旬)、果实发育(5月上旬)、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果实成熟前硬核期(7月中旬)、果实采收后(8月中旬)和土壤封冻前(11月初)灌水,灌溉定额400-600m3/667m2。在农区荒漠边缘建园,如有条件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每次灌水量以渗透到土壤50-60em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
西梅以甜味为主,带有轻微的酸味,果皮还带有一丝涩涩的口感,靠近果核处更甜。李子品种不同其味道差距很大,部分李子都是酸味重,甜味较少,而成熟透的李子也有很甜的,不过果皮处都是酸的,靠近果核处也很甜。
西梅味道芳香甜美、营养丰富,西梅含有丰富的纤维素、VA、铁等矿物质,可以起到很好的增补各种维生素、保健的效果,不仅可以当零食食用,还可入菜,而且加工品种多,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果树之一
树体为小乔木,高3米一5米,枝展4米——6米,树姿半开张。多数品种自花结实,成花容易,一年生枝可大量形成花芽,定植第二年结果,坐果率高,丰产性好,但667平方米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2500公斤为宜,以提高商品性。西梅树较李树抗寒。
西梅蓝蜜李子苗8月下旬成熟,单果重60棵左右,离核、硬肉质,树体自花结实,极丰产,抗病虫性。果树适应性好,全国李、杏适栽区均可栽培。国内种植数量较少,市场价值高。果型奇特,是发展商品果、采摘园规划的新优品种。值得大力发展。
定植第二年6月中旬,待新梢长至70——80厘米时应及时喷益富源植物营养液,间隔15——20天再喷1次,以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分化。花谢后15天至硬核期以前,幼果长至蚕豆粒大小时,进行疏果,先将病虫果、畸形果、小型果全部疏除,再摘除过密的幼果,每隔8厘米留1个果,使果均匀分布。
西梅果实卵圆形,果面有蓝黑色、紫红色和紫黑色,表皮被白色果粉,单果重60-70克,个别品种可达120克以上。果实为卵圆形,果柄部有状突起,果皮成熟时为深紫红色,果肉淡,肉硬核小味酸甜,通常单果重25-30g,平均45g左右,品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20%以上。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
西梅一般定植3年挂果,4-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树以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花芽占总芽数的2/3以上,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能好。
西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LaPetiteD'Agen,这是西梅梅子的故乡。当梅子成熟时,其表皮呈深紫色,果肉呈琥珀色。
1848年,一位法国种植业者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淘金,1856年将梅子树苗引入北美,并与D'Agen梅子原种进行嫁接,同年,嫁接的树种来到了加州。至1900年,加州梅子的种植园已达90,000公顷,集中在沙克拉门托(Sacramento),圣卡拉(Santa Clara),索诺玛(Sonoma),纳帕(Napa)和圣乔奎(San Joaquin)山谷等地区。目前,这些地区的梅子产量超过世界其他各地产量,约占美国总产量的99%,并约占世界总供给量的42%。
与中国的话梅不同,西梅糖分很高,所以不需要腌制,也不必添加任何糖、盐等调味品。不去核、不发酵,直接高温脱水,就可以制成西梅干食用。西梅本身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其含量在水果中,这不仅可防止果肉本身腐坏,还可帮助食用者延缓衰老。国外很多运动员,特别是长跑运动员都有每天吃西梅的习惯,可以减缓肌肉的衰老。
西梅是21世纪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水果品种,为蔷薇科李属南美洲李种。西梅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及膳食纤维,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是现代人健康的佳果品,故有"奇迹水果"、"功能水果"之美誉。
防止晚霜危害花期气温降到3℃以下时点燃堆草或烟雾剂,不少于5堆/667m2均匀分布在园内。开花前喷施500倍青鲜素水溶液,以延迟花期,抵御晚霜低温危害。
提高坐果率采用果园放蜂,可提高产量。一般放蜂1箱/667m。
整形修剪西梅树萌芽力、成枝力强,干性弱,枝条密集,注意打开内膛,开张角度通风透光,回缩或疏除衰弱果枝,及时更新复壮。修剪分冬剪和夏剪两个时期进行,以冬剪为主。一般在2月初。夏剪在5-7月进行。冬季修剪主要采取打开内膛,调节枝组合理间距,疏除背上枝、干枯枝、病虫枝、过密枝,短截壮枝,回缩衰弱多年生结果枝组,甩放中庸枝,竞争枝去强留弱,延长枝适度短截。夏季修剪,主要采用撑拉开张主枝角度,摘心、扭梢、拿枝、疏除徒长枝和除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