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修剪
红椎苗木移栽成功且林分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下部枝条会呈现衰弱状态,此时应及时将其剪除干净,并开始间伐。根据红椎林栽植密度和生长状况选择不同的间伐方法,如有病虫害侵害的林木,则需要采取卫生伐的方式。
病虫害防治
红椎树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蟋蟀和白蚁等,可用敌百虫喷杀;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除了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外,还应注意及时摘除发病的老叶、病叶和病果侧枝,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
红椎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根据相关资料文献考察,红椎在我国种植始于汉代,当时作为供奉树种由蕃国进贡到汉朝皇宫,后传入民间。初的红椎树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一带,后随着历史变迁在民间广泛相传。原产于南非的红椎树种适合在高温高热的地区种植,且多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因而中原地区的红椎树种大都显得矮小,难以实行大面积种植。而且当时的红椎林主要用于观赏或植被绿化与遮阴,并未体现出商业价值。后来,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很适合红椎的生长,因而成为我国大的红椎种植区
种子的播种和芽苗的管护。红椎的佳播种日期为种子贮藏的第二年的2-3月份,才能够为种子的发芽养护他足够的水源、适宜的温度,避免种子和芽苗因为水、温度等条件导致成活率降低。是要进行播种前的基质的处理,要求利用细河沙作为播种的基质,将细河沙加上土和水搅拌成糊状,将种子浆化在其中之后再进行播种;其次是播种前的整地处理,要求选择向阳的、水利条件良好的地块,使得地块平整,并且实现喷洒农药,消灭地下的害虫。而后是进行100*10cm的规格起畦;后是播种和养护。将种子均匀的播散在床面上,利用1cm厚的沙子将裸露的脏字覆盖住,然后在苗床上覆盖遮光膜,进行洒水直到整个苗床环境都处于湿润状态,保持温度在20~28度为宜,同时要严防烈日暴晒,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而后当种子发芽之后,及时揭开遮光膜,对芽苗进行喷水,确保苗床湿润,同时要每个月至少喷农药2次,进行病虫害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