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湿润、酸性土上生长良好。稍耐阴,不耐水湿,在积水地带生长不良。种子发芽率很低,但萌芽力强。北美鹅掌楸 L.tulipifera 乔木,高达60m胸径3.5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马褂状,长7-10cm,近基部具2-侧裂片,上部2浅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无毛;叶柄长5-10cm。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浙江、安徽南部,华北中部以南能露地越冬。鄢陵县陈店、大马、柏梁等乡镇有栽培生产。以播种繁殖为主。10月采收种子,晒后干藏,翌春3月下旬进行高床条播。种子发芽率低,一般只有10%左右,播种量10kg/亩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遮阴,及时松土锄草。苗高60-80cm,即可定植,如用作行道树则需培育2-3年生大苗。也可扦插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有硬枝和软枝扦插两种。在3月上中旬进行,以1-2年生粗壮枝条作插穗,长15cm左右,每穗应有2-3个芽,插入土中3/4,成活率可达80%。在6-9月取嫩枝采用全光喷雾法扦插,成活率可达30%—70%。
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成群状分布的母树,10月聚合果呈褐色时采收,不采单株、孤立木的种子。采回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放1周左右,再放在户外摊晒2~3d,待翅状小坚果自动分离后进行净种处理,可布袋干藏或沙藏。育苗圃地选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不宜选择蔬菜、瓜类用地。
选择插条要考虑位置效应和采穗母树条件,可采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硬枝扦插。选择1年生健壮0.5cm粗以上的穗条,剪成长15~20cm插条,下口斜剪,每段应具有2~3个芽,插入土中2/3,扦插前用50mg/LⅡ号ABT生根粉加500mg/L多菌灵浸扦插枝条基部30min左右。插条应随采随插,插好后要有遮荫设施,勤喷水,成活率可达75%左右。
鹅掌楸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喜温凉湿润气候,速生,通常用种子繁殖。花大美丽,叶形奇特,为园林绿化优良树木;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干燥少开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
鹅掌楸树形羰正雄伟,叶形奇特石雅,花大而美丽,为世界珍贵树种之一,17世纪从北美引中到英国,其黄色花朵形似杯状的郁金香,故欧洲人称之为“郁金香树”,是城市中的行道树、庭荫树种,无论丛植、列植或片植于草坪、公园入口处,均有特的景观效果,对有害气体的抵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