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柏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综上所述,侩柏的栽培管理中壮苗的培育和移栽后1-2年的幼树管理很关键,第3年后的管理主要是修剪枝条、培育树干成材。因此,种植侩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前景。
受冻树木受树脂状物质的淤塞,使根的吸收和输导、叶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破坏。因此恢复受冻树木的生长时,应尽力恢复输导系统、治愈伤口,缓和缺水现象,促进休眠芽萌发和叶片迅速增大。对受冻害苗木要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后期管理,以加快植物内部营养物质的贮备。
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期;对明显受冻枯死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位时,不要急于修剪,待气温回升后再做决定。对受冻造成的明显伤口要及时治疗,应喷白涂剂预防日灼。对因冻害造成落叶的植株,要及时摘除枯萎叶片,减少树体水分消耗,并作好防治病虫害和保叶工作。对根茎受冻的树木要及时桥接或根寄接。树皮受冻后成块脱离木质部的要用钉子钉住或进行桥接补救。冻死林木要及时清理。遭遇雪压冻害后,衰弱木和枯死木增加,为蛀干害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所以冰冻灾害过后,要及时清理林中的枯死木和枝条。
苗木猝倒病是由土壤中的立枯线核菌引起。病菌多从表层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茎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现象(即所谓的猝倒病);如苗木组织已木质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现为立枯症状。在土层潮湿时,病害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此病害在我市栏科小苗、杜英、雪松等中常有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死亡。在夏季高温时也极易发生。
融雪剂中的盐分在土壤中降解的长时间可达15年,不但现有的园林植物可能枯死,即使补种的植物存活也依然艰难,进行大规模的深层换土。针对大量喷洒了融雪剂的路段,在不伤害植物根系的情况下,将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分车带中的土壤进行更换,以防止淋溶后盐分下移对植物造成更大的危害。基于乔木根系的分布特点和不同土壤层面的化验结果,换土深度应不小于40厘米。清除道路绿地中死亡绿篱和花灌木植株重新补植,并对绿地表层的土壤进行更换,换土深度应不小于20厘米。
要想使观叶植物健壮生长,水分管理是基本的工作。给观叶植物浇水,要从植株基部浇水,一次浇透,以水能从盆底流出为标准。有一些使用树蕨支撑栽培的观叶植物,如绿萝、常春藤等攀援植物,多数树蕨柱上也着生有根,所以要从植株的上部浇水,使树蕨柱也得到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