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分乌桕树出售,木子树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乌桕是典型的阳性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红壤、黄壤、黄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类,从沙到粘不同质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是抗盐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乌桕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且能耐短期积水。同时有一定的抗风性和褶燕地较耐干旱瘠薄。此外,乌桕对有毒氟化氢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乌桕树(别名:木子树),大戟科乌桕属双子叶植物。它为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乌桕为速生经济林木,幼期年平均高、径生长可达0.8cm和1cm以上,30年左右高、径生长渐趋缓慢而冠辐迅速增大。实生苗7~8年、嫁接苗3~5年开始结实,20~50年为盛果期,寿命可长达100年以上。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

物种起源

我国有关乌桕栽培利用的记载,早见于1400多年前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四川种主产地县志,在18世纪末始有叙述。19世纪中页,省内栽培已较普遍。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渝、万等地国外。但因交通闭塞,产品销售困难,到1949年,全省仅有桕树2000万株,年产桕籽约1万t。1950年后经恢复和发展,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产桕籽2.2万t,创历史高水平。此后产量有所下降,80年代又恢复到年产2.1万t水平。

全株具白色乳汁。树皮有明显的纵裂痕。单叶互生,稜形全缘,前端尾状渐尖,形极像魟鱼,基部锐形,叶柄长约2至5公分,柄上有一对腺体,膜质而淡绿色,平滑无毛,冬季变红;单性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蒴果椭圆状球形,子房3室,成熟时成黑褐色,种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层富含蜡质的假种皮。乌桕(《唐本草》),又名:鸦臼(《纲目》),木子树(《植物名实图考》),琼树、蜡子树、虹模、血血木、桕子树,虹树。

落叶乔木,高达15米,具乳液,树皮灰色而有浅纵裂。单叶互生,纸质;菱形至阔菱状卵形,长3~8厘米,宽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钝形,全缘,两面均绿色,无毛,秋天变成红色;叶柄长2.5~7厘米,有腺体2个。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绿黄色,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8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菱状卵形,宽约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两侧各有肾形腺体1个。雄蕊2,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基部,子房3室,柱头3裂。蒴果椭圆状球形,直径1~1.5厘米,成热时褐色,室背开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粒。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叶(乌桕叶)、种子(乌桕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月待种子充分成熟,果壳已开裂时,从壮年树上采种,种子要经脱蜡处理,可用60-80℃的热水浸泡,不停地搅拌种子使除去蜡皮;或用30-40℃温水浸种24h,使蜡皮软化,再搓或捣去蜡皮,淘洗干净。播种前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350-400kg喷拌。2-3月按行距30cm开沟,沟深1.5cm,将种子播入,覆土,4月中旬出苗,进行松土除草,5月追施硫酸铵或人粪尿。第2年按行株距(3-5)m×(3-5)m定植。嫁接繁殖:选优良品种一年生的枝条做接穗,或采种时枝条连同果穗一起剪下,用湿砂贮藏,作接穗用。嫁接方法可芽接或穗枝接法。

木子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柴桑区千寻园林种苗销售中心为你提供的“3公分乌桕树出售,木子树”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苗木>果树苗木>3公分乌桕树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