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井吉野樱是一种高度约5至12米的落叶树。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刚绽放时是淡红色,而在完全绽放时会逐渐转白。花期,在日本的关东地区大约是三月底到四月上旬。由于在日本全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每年三月日本气象厅所发表的樱前线预报,也是采用本种作为基准。
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运用范围有公园、庭院、市政片植、行道、盆栽、观光园、景区彩化、樱花花海、专类园等。
对萌蘖力弱的,可以去掉冠幅的60%。即使是难以生成新顶芽的树木,在保留主枝的同时,也要剪除大部分侧枝或摘掉大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萌蘖力强的树木植前可以截去全部树冠,只留主干,修剪的创伤面可用接蜡封口,或用塑料膜包扎,既防止水分的散失,又可防止病菌的感染。移植树木有花或果实时,应全部摘除,使植株体内储存的有限养分转向营养生长,促进提高成活率。
合理移植好选择阴天或降雨前后移植,晴天应选在清晨或下午进行,避开中午烈日暴晒,随挖随栽。土球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植株大,保留枝叶多,移植后想尽早成景的,土球愈大愈好。夏季移栽种植土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排水性好,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10至15厘米厚的砂砾石或铺设渗水管、盲沟以利排水。苗木运到工地后,应马上种植。穴内可放入生根粉及一定量的复合肥粉拌土,填至70%左右,再填土至与地面平。
浇水与遮阴干旱缺水地区,定植时可在封填土中添加SAP(保水剂),有助于节水和提高成活率。种植后视天气情况,若连续下雨,可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若连续高温少雨,则需加大灌溉量,但每次灌溉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会泡根或使根受旱,都将会影响成活。凡是对树干进行裹草绑膜、缠绳绑膜等保湿措施的,在“三伏天”切不可拆卸薄膜,一定要经过1至2年的生长周期,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拆下薄膜。树木夏季移植后,可在上方搭阴棚或设阴障,形成阴凉湿润的环境,避免风吹日晒。棚的大小和树的冠幅相当,定期对树冠喷雾,以保持湿度,提高苗木成活率。夏季移植树木,比较有利的是树木形成层分裂活动旺盛,能很快产生愈伤组织保护和恢复创伤,因此对多余的萌生枝条应及时剪除,以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引发萎蔫。
冬季冠型修剪培养,春夏季修剪徒长枝、病枝和枯枝。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另外,一般大樱花树干上长出许多枝条时,应保留若干长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药物消毒伤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樱花经太阳长时期的暴晒,树皮易老化损伤,造成腐烂,及时除掉并进行消毒处理。并用腐叶土及炭粉包扎腐烂部位,促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