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的园林用途
枫香树在中国可在园林中栽作庭荫树,可于草地孤植、丛植,或于山坡、池畔与其他树木混植。倘与常绿树丛配合种植,秋季红绿相衬,会显得格外美丽。又因枫香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和对有毒气体的抗性,可用于厂矿区绿化。但因不耐修剪,大树移植又较困难,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树。
枫香秋季叶片色彩艳丽,树冠浓密,适合在面积较大的庭园或开阔地域内做观赏树种。
枫香黄精套种栽后管理
枫香黄精套种郁闭度调控 黄精为喜阴植物,光照强度是影响其生长状况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枫香与黄精复合模式内可通过枫香林郁闭度调控来调节林内光照强度,以满足黄精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枫香郁闭度调控可采用合理间伐、科学修枝等技术措施来实现,需根据林分生长状况、林龄、立地条件等来综合确定具体的间伐、修枝强度。
枫香黄精套种中耕除草 在黄精幼苗期,杂草生长相对较快,影响到黄精幼苗生长,因此每年4 月份、8 月份各进行1 次除草。在除草松*时,注意宜浅不宜深,避免伤及黄精的根系,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同时要经常培*于根部,避免根茎外露。
枫香黄精套种水肥管理 黄精喜湿怕干,枫香林下湿度大、*壤保水性好,正常的雨水、夜露、雾气就可满足黄精对水分的需求;但在梅雨季节要做好排水,防止局部地块积水,否则易造成黄精根状茎腐烂。黄精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农村大多实施了沼气工程,可施沼气液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测*配方施肥,施肥时要求氮、磷、钾配比适当,做到适时、合理、。
枫香黄精套种摘除花芽 摘除花芽是提高黄精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黄精开花结果使得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较长的生殖生长阶段将耗费大量营养,因此应在花蕾分化前及时摘除花芽,促使养分向地下根茎积累,促进根茎生长。一般在4 月份摘除黄精的花芽,若需种子,应保留一些强壮植株的花芽以收获种子。
枫香黄精套种采收与加工 黄精采收与育苗材料直接相关,通常种子育苗的黄精以6~7 年生采挖为宜,根茎育苗的黄精以3年生采挖为宜[5]。枫香林下栽植的黄精佳采收期应该在当年12 月份至翌年2 月份。起挖时,按照栽植方向逐行带*挖出,应挖大留小,将小的黄精继续栽植;经短时风干,抖除泥*,注意不要碰伤块根。加工前,剪去须根,用清水清洗,用蒸笼蒸20m in 左右至透心后,取出晒干或烘干即可。可根据块根大小、色泽来分级,以块大、肥润、色黄、断面半透明者为佳。
枫香树种具有广泛的用途,能够提供许多木材和非木材的产品。枫香树高干直,树冠宽阔,气势雄伟,深秋叶色红艳,是优美的园林观赏树种及我国南方的秋色树。同时,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
抗性;其表面光滑,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火烧,是我国传统的森林防火树种之一。它能为早春蜜蜂繁殖、生产提供重要的环境条件。在医药方面可应用于关节炎、痢疾、皮肤湿疹、小便不利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中;此外,枫香树材在建筑、包装、胶合板等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成林抚育
为控制枫香侧枝的长势,培育优良树形进行修枝整形。修枝整形于造林后的第2年开始,在枫香落叶后的休眠期进行,剪除树高1 / 3以下的重叠枝,被压枝,枫香郁闭成林后停止人工整枝,枫香能进行自然整枝。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又名白胶香、百日材、三角枫,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落叶乔木,高达30米。叶阔卵形,掌状3裂,揉之有香味。雄花短穗状花序,雌花头状花序。头状花序圆球形,果实为小蒴果;种子多角形或有窄翅。入秋树叶变红,是我国南方红叶树种之一,不但有材用、药用、园艺、提取香料等用途,还可培植食用菌。枫香的花期5-6月,果期7-9月,变叶期11-12月。
枫香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和对有毒气体的抗性,可用于厂矿区绿化。但因不耐修剪,大树移植又较困难,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树。果实可药用,名“路路通”,为镇痛及通经药;树脂能、,又可代替“苏合香”作其祛痰剂。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高大乔木。叶宽卵形,掌状3裂,基部心形具锯齿;托叶线形,早落。短穗状雄花序多个组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头状雌花序具花多数,萼齿针形,花柱卷曲。头状果序球形,木质,蒴果下部藏于果序轴内。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具窄翅。花期3-4月,果期10月。产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见于东南亚北部及朝鲜南部。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萌生力。可供药用及材用。
枫香树干高干直,树冠宽阔,气势雄伟,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是南方的秋色叶树种。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体卵形,长约1厘米,略被微毛,鳞状苞片敷有树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泽。叶薄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绿色,干后灰绿色,不发亮;下面有短柔毛,或变秃净仅在脉腋间有毛;掌状脉3-5条,在上下两面均显著,网脉明显可见;边缘有锯齿,齿尖有腺状突;叶柄长达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游离,或略与叶柄连生,长1-1.4厘米,红褐色,被毛,早落。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长3-6厘米,偶有皮孔,无腺体;萼齿4-7个,针形,长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有柔毛,花柱长6-10毫米,先端常卷曲。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