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
生于河谷、溪边疏林中,海拔500-1 900米。在华东地区常有栽培,在湿润肥沃土壤长势良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大连)、陕西(秦岭)、甘肃(秦岭)、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
苗木管抚
中耕除草
除草、松土是榉树大苗(幼树)管抚的重要措施。通过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善苗木根系的呼吸作用根际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促进苗木生长。幼龄期的榉树圃地,每年需松土、除草3~4次。每次除草、松土后,应将杂草覆盖根际保墒保湿。
合理施肥
榉树苗木培育需在速生季节适时施肥。施肥的原则是:苗木生长初期,选用肥料;生长中期(速生期)施用氮素化肥;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好。
施肥量:1年生苗木午平均每亩施N、P2O5、K2O分别为7kg、3kg、4kg,腐熟烂肥1500kg,采用前轻、中稳、后控的施肥方法,一般年施追肥4~6次。2至多年生苗木每年每亩施N、P2O5、K2O分别为15~20kg、6~8kg、8~10kg,腐热烂肥2000~2500kg。
栽植
栽植时间宜在春季,在"立春"前后进行。营造混交林时应隔株栽培,以便间伐后形成纯林,栽植后浇透水,封土保湿。城镇绿化的大苗还要撑竿防摇摆。
观赏价值
榉树树姿端庄,高大雄伟,秋叶变成褐红色,是观赏秋叶的优良树种。可孤植、丛植公园和广场的草坪、建筑旁作庭荫树;与常绿树种混植作风景林;列植人行道、公路旁作行道树,降噪防尘。榉树侧枝萌发能力强,在其主干截干后,可以形成大量的侧枝,是制作盆景的上佳植物材料,可其脱盆或连盆种植于园林中或与假山、景石搭配,均能提高其观赏价值。
红榉和榉树从名称来看的话,感觉没什么差别,但是它们在外形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也是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人,就像一棵树上的叶子还是有自己的不同形状,我们也是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样的叶子。红榉的树皮是紫颜色的,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很光滑、平整,而且上面的绒毛排列的不是非常紧密,但是随着岁月的洗礼,它的树皮表面经过风霜雨雪之后已经变得坑坑洼洼,颜色也变得黯淡了许多。但榉树的树皮是会有一点亮色的,而且树皮的表面是不规则的沟壑,树皮表面的绒毛也是短短的。红榉的叶子形状会随着生长的过程发生很明显的变化,红榉的叶子与榉树叶子的长度和宽度也是有一点不同的。榉树本身叶子的形状就有很多,和红榉的叶子一样变化多端的,它的叶脉上有清晰的线条,看起来像人的经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