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对气温适应性较强,能忍耐40℃的高温和-20℃的低温。其根系可耐海水灌溉,但针叶不能抗盐分的侵染。为喜光树种,极不耐阴。
春播育苗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培育芽苗,3月中旬至下旬移栽上袋,5月下旬出圃造林,苗龄约90天左右。
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中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十年,故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作庭园树或丛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边。
小苗移栽一年生平均树高生长达1米,二年生平均胸径5厘米,树高2.5米;4年生胸径平均达11厘米,7年生胸径达20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cm,木材平均生长量每亩达22m3。
木材效益:第10年开始采收松脂,第15年砍伐,可生产木材22m3/亩,按900元/m3价格计算(杂交松木材市场价格同期同规格的桉树价格),产值19800元/亩,平均效益:每亩每年可达1320元。
湿地松喜湿不耐渍,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其生长的立地内,其根系能在高的地下水位线生长好,须根在土壤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时能有效的吸收水分,幼龄湿地松在林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时生长佳。
湿地松(拉丁学名:pinuselliottii)为速生常绿乔木,原产于北美东南沿海、古巴、中美洲等地,喜生于海拔150-500米的潮湿土壤。湿地松树姿挺秀,叶荫浓,宜配植山间坡地,溪边池畔,可成丛成片栽植,亦适于庭园、草地孤植、丛植作庇荫树及背景树。湿地松是一种良好的广普性园林绿化树种,它既抗旱又耐劳、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因此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它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作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亦甚相宜。
球果圆锥形或窄卵圆形,长6.5-13厘米,径3-5厘米,有梗,种鳞张开后径5-7厘米,成熟后至第二年夏季脱落;种鳞的鳞盾近斜方形,肥厚,有锐横脊,鳞脐瘤状,宽5-6毫米,先端急尖,长不及1毫米,直伸或微向上弯;种子卵圆形,微具3棱,长6毫米,黑色,有灰色斑点,种翅长0.8-3.3厘米,易脱落。适生于低山丘陵地带,耐水湿,生长势常比同地区的马尾松或黑松为好,很少受松毛虫危害。